<divclass="contentadv">不過穿越到此世,不必顧慮網文受眾,南奕倒是能夠自由發揮。
說回同人,南奕主要是覺得,金老爺子在某些歷史人物的塑造上,太過不妥。
眾所周知的神雕龍騎士就不說了,在倚天中,歷史上相當于真明教教主的小明王韓林兒,被金老爺子寫成傾慕周芷若的小嘍啰也就罷了,居然還有著被擒后被張無忌救出,以及最終被朱元璋勾結元朝秘密殺害的劇情。
然而歷史上,韓林兒被張士誠軍隊圍攻,孤立無援之際,實是朱元璋不顧劉伯溫勸阻,堅持出兵救援,方才成功救出韓林兒。
只不過,在將韓林兒接去應天府的途中,韓林兒因船傾覆,溺死于河中。
陰謀論者稱是朱元璋下令溺死韓林兒。
但其實,朱元璋壓根沒有這個必要。不提小明王韓林兒,本就失去了政治號召力與宗教凝聚力,朱元璋本身也有著更恰當的方式繼承其王位,讓小明王走漢獻帝的路。
所以,小明王之死,多半是朱元璋下屬擅自決定,而非朱元璋親自下令。
但不管怎么說,南奕確實不太喜歡金老爺子這種,明明化用歷史,卻偏偏和史實反著寫劇情的心思。
所以,按其最初的思路,南奕是準備讓張無忌傳位韓林兒后,繼續做把持實權的太上教主,逼走戰功赫赫的朱元璋。
朱元璋負氣出走,到江淮輔佐郭子興,漸漸成勢。
如此一來,張無忌繼承明教,實是繼承楊康后人楊家楊破天的勢力;而朱元璋繼承郭子興的軍隊,則是繼承郭靖后人郭家郭子興的勢力。
同時,倚天劍與屠龍刀,也分別為朱元璋和張無忌所有。
至于倚天劍為何會在朱元璋手中,可以寫成周芷若所贈。
甚至朱元璋之子朱棣,也可以是周芷若為朱元璋所生,冒稱馬秀英之子。所以后來,朱棣才會在周芷若與峨眉派支持下,起兵靖難。
而且歷史上,洪武十一年,朱元璋也確實賜封過峨眉山,并特賜御詩兩首以示褒揚。
其中一首為:“山中靜閱歲華深,舉世何人識此心。不獨峨眉幻銀色,從教大地變黃金。”
同時,峨眉派作為郭襄創立之門派,真要溯源,也是郭家勢力的一部分。
若將朱元璋與張無忌之爭,寫成郭楊兩家恩怨情仇的續集,峨眉掌教周芷若的微妙立場,也可解釋。
不過南奕是在穿越后著書,已然脫離天夏歷史,倒是不必再想著與史實相合,至多寫出郭楊兩家恩怨情仇的暗線即可。
然后,南奕開始琢磨射雕三部曲總體上的起承轉合。
事實上,從宋末到元末,從鐵木真到朱元璋,百年交戰,實是貫穿了蒙古政權的興衰,具備極強的歷史厚重感。
某種意義上,射雕三部曲,其實就是蒙元三部曲,在結構上具備極強的一體化潛力,可以直接視作《蒙元江湖》。
單論起承轉合,原著三部曲中,起于幼年郭靖流亡大漠,承于郭靖堅守襄陽,轉于楊過打死蒙哥,合于朱元璋逼退張無忌,絕對不差。
只是金老爺子畢竟是連載,在大框架上不可能提前想得特別清。所以射雕三部曲,雖是三部曲,卻為了減輕創作難度,采用了重置地圖的取巧方法。
在神雕中,射雕里的五絕,幾乎徹底神隱,也不存在所謂的少林派;而到了倚天,更是直接跨越幾十年,從張君寶處著手繼承前作的人物關系,卻幾乎全盤重置了地圖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