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考本質,是讓才智過人的考生,有望拜入書院,接觸仙緣。
而科考的本質,即是針對書院學成畢業之學子,進行全國統考,擇優分配九部官身之編制。
<divclass="contentadv">天啟元年末,離皇開科考,并在原有三科,即策論、文賦、經義的基礎上,新增一科,名曰「政考」。
離皇此舉,打了各郡諸多世家一個措手不及。使天啟元年提拔招錄的新官,并不完全是各大世家提前物色結交好的人選。
此舉,雖說仍舊做不到給各地官場大換血,卻多多少少,也算是往各地官場插下了不少不完全同流的釘子。
就算大部分釘子堅持不了幾年便會被當地世家同化,卻也不完全排除會有堅持不合群者的可能性。
總之,離皇此舉,多少是給科考增了些變數,起了些聊勝于無的作用。
而今年乃是天啟四年,再過小半年,又到了新一屆科考之日。
在去年,南奕在南山學舍的講師朱獻,曾預測今年歲考、科考,離皇或許又會在考卷中加入直描繪畫題。
而現在,不僅是《明報》早已傳入離京城,更是連南奕本人,都已在離京城領了個閑職官身。
照此看來,朱獻之預測,未必不會成真。
甚至于,連真氣之事加入考卷,也不是不行。
在趕往教化司的路上,南奕圍繞著教化司的權責,發散思緒。
離皇將他安排為教化司參知,乃是因真氣武道傳武事宜,同樣隸屬于教化之舉。
南奕眼下,只相當于給真氣武道爭取到了可以傳武的合法名分。
如果他愿意堅定地支持離皇,為離皇效力,那么離皇只需將真氣之事納入科考考卷,即能不費吹灰之力地于整個大離王朝推廣真氣武道。
只可惜,南奕志在成仙,無心在凡世久留,也就不打算過分深入地混跡官場。
即便聽出了離皇話里話外的招攬之意,南奕也裝傻充愣,故作不知。
南奕思緒轉動,暗嘖了一聲,來到教化司府衙之外停下腳步。
抬頭一看,院墻高聳,青石壘砌,又有九級臺階通往府衙大門,仿佛整個府衙中的教化司,都拔地而起,平白高出附近房屋好一截。
門楣上懸一塊木質匾額,書有「教化司」三字,字跡端莊而工整,不加鎏金雕飾,亦能在天光照耀下熠熠生輝。
南奕拾階而上,穿過門扉,便見院中種有一株參天菩提樹,掛著不少尚未成熟的菩提果。
樹蔭投下的斑斕光影,灑在庭院地面交錯鋪就的青磚上。
在庭院一角,有一汪清池,水面澄澈如鏡,微風拂過,漾開些許漣漪,恍若不是風吹,而是心動,方有漣漪衍波瀾。
幾位身著青袍的教化司修士,正在池邊低聲交談,討論林夜之死,究竟會是死于何種手段。
忽見南奕來了教化司,這幾人神色古怪,止住了話頭。
南奕也假裝沒留意他們在聊什么,徑直走向庭院里處紅墻黛瓦的幾間廳堂中,位處正中的正廳,亦是教化司官員辦公之場所。
正廳中,擺放有多張紫檀木案臺,皆堆有厚厚的文書和卷軸。廳堂兩側墻壁上,則掛有諸多教化箴言,諸如“吾日三省吾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