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證道成仙,要的便是煉虛合道,掌握法則。
就算仙門修士相對來說,法力最為有限,也可輔以詭器之力進行斗法,若與另外三大王朝的同境修士相斗,絕不至于說一定會落在下風。
<divclass="contentadv">所以,面對史洛夫的盛情相邀,南奕笑了笑,開口婉拒。
信力亦稱香火,乃是自身正向影響之民眾的散逸靈性之匯聚。
雖可化信力為法力,增進道行,卻不能全盤吸收,得摒棄部分有毒的香火。
北方坎朝,看起來適合傳教傳道,連修士也對真氣武道接受度高。
但在南奕看來,北方坎朝民眾愚昧,盲目好欺,雖能輕易提供信力,信力質量卻著實不行,摻雜太多有毒的香火。
而坎朝修士,看起來熱情,主動來投。可就氣修而言,所謂一氣貫之,實是可以較為輕易地變化法力性質。
得勢時,群修響應,好不熱鬧;一旦失勢,主動來投的修士,不費什么功夫,便能輕易改換門庭、劃清界限。
所以,任憑史洛夫說得天花亂墜,南奕也只當耳邊風一般,不往心里去。
見南奕完全不曾意動,史洛夫只好告罪,又飲了三杯酒,然后才將話題轉到小說上。
對于《大離雙龍傳》,史洛夫關注南奕之后,也了解了一二。
不過因為暫未出書,只是刊印在報刊上,太過零散,史洛夫也只大概了解到了一些前期劇情。
稍微問了問后續劇情大概后,史洛夫問道:“聽聞道友此書還待小修,準備改些人物細節?”
南奕點頭笑言:“道友若是有意,我亦可以為你定下金輪法王之名姓。”
在書中,為方便安插名姓,南奕只寫了金輪法王之稱號,可在修訂出書時補上名姓。
稍微思索了一會,史洛夫點頭稱善。
于修士而言,能助益修行之事,才是最為實在的事。甚至關鍵時刻,私事遠比公事重要。
史洛夫若能得到金輪法王這一馬甲,將小說銷往坎朝后的情況尚是另說,在離朝,卻將是離朝百姓提起坎朝強者時首先想起的人物。
光只這一點,就足夠說服史洛夫與南奕合作。
不過私事之余,總還是要做些公事。史洛夫遂問南奕,新書里可否為坎朝蒙元軍盡量多些濃墨重筆。
南奕笑言,新書不僅會有對應梵門的武林門派出場,更會寫出蒙元江湖的強勢,以及蒙元出身的女主。
南奕表示,他的寫作思路,是以蒙元之強勢,凸顯新書主角抗擊蒙元之艱辛,絕不會將反派角色塑造得過于無腦。
南奕雖將新書改為張無忌、朱元璋雙主角的劇情線,但主體基調畢竟基于金老爺子原著,呈現胡強漢弱之局面,恰應了此世坎離兩朝千年前邊境交戰之勢,即便銷往坎朝,也不會招來抵制。
史洛夫對新書抱以期待,有些好奇南奕會如何塑造來自敵國的女主,希望南奕早日刊售新書。
南奕應下今年之內正式刊印新書。只要《大離雙龍傳》修訂版刊印后勢頭良好,沒什么大問題,再對新書內容略作調整,即可著手發表新書。
接著,兩人就如何令小說打開坎朝市場做討論。
史洛夫又飲下一杯酒,笑著說:“不若道友給我一道真氣法脈,待我北歸,定當為道友全力操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