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相對而言,「長生葫蘆」沒燒多久,便叫蘇川藥抓起葫蘆,在「圣德教化經」上方做傾倒狀。
明明葫蘆塞都沒取,卻仿佛有一灘水倒在了書本上方。
然后,書本變作了漿糊。
蘇川藥將莫名倒出一灘水的「長生葫蘆」,丟回給南奕。
接著轉文火為武火,配合捏訣打下的法禁,將一團漿糊化作十二份。
法器禁制,是為模擬規則之力,于煉制法器時常用。但在詭器、道器乃至靈寶中,自有規則之力作為核心,會壓制模擬規則之力的法禁。
不過,重煉道器,不時打入的法禁,其目的主要是為了刺激規則之力,令規則之力重新顯化神異,也就是調整神效。
在南奕如癡如醉的旁觀中,蘇川藥只花去四個時辰,即成功重煉「圣德教化經」。
“重煉之后,此器可稱為「武德造化令」。相應神效,皆如小友所愿。”
蘇川藥重新給了南奕一本書。
但這本書,不再是「圣德教化經」,而是「武德造化令」以變化之效變化而成。
南奕接過此書,手腕一轉,便將書本化作長劍,握于手中。
「武德造化令」,可聚可散。
聚于一起,神效及威能最強,代價也最重,與之前「圣德教化經」一樣,會使真武者提供信力強制變為虔信之力,相當于吃獨食。
所謂信力,實質是百姓散逸靈性流向對他造成正面影響的源頭。但日常散逸靈性總數是有限的,且正常來說,會流向諸多不同去處。
如果信力強制轉為虔信之力,相當于散逸靈性至少七八成都歸了南奕,剩下兩三成再流向大離王朝本身,基本就沒給其余世家或修士剩的有份額,妥妥吃獨食。
但怎么說呢,規則之力帶來神效的同時,也會自帶災厄,就好比有光必有暗。
詭器,才是此世修行界法寶的正常狀態。
而道器,則是靠著種種手段,在保留神效的同時,設法去除了災厄。
理論上,不管「圣德教化經」還是「武德造化令」,都已經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災厄。
所謂吃獨食埋下禍根這一代價,實是信力轉為虔信之力這一正面神效,天然帶來的并非源自道器本身的負面代價。
簡而言之,都不是源自道器本身的代價,想要消除也難以下手。
不過,若將「武德造化令」散為十二武德令,單塊令牌雖會增加散逸靈性轉為信力的份額,卻遠不至于直接轉為虔信之力。
如此一來,“吃獨食”代價得以自解,不復存在,堪稱完美。
南奕把玩著「武德造化令」,喜笑顏開,再一次誠心實意地向蘇川藥表示感謝。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