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離皇隨即說出的話,讓文武百官徹底色變。
“朕覺醒之天賦,是為「君命社稷」。朕之君令,即為社稷之重。”
離皇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就在帝座之上運使開「君命社稷」。
王朝氣運有若實質地顯化成形,凝結成一條氣運金龍,縱使盤于離皇身后,也依舊充塞整個太和殿。
氣運金龍垂下龍首,虎視眈眈地俯視向殿中百官。
百官頓時默然。
因離皇毫不遮掩,故意展露,他們已經感受到了「君命社稷」的神通效果。
若離皇選擇消耗氣運降下旨意,只要他們敢抗拒君命,便會迎來王朝氣運反噬,徹底吐出曾經借助官身輔以修行所得來的一切道行。
如果連破境蛻凡都靠的是官身助力,若遭反噬,更是會道基不穩,連蛻凡真身都有可能給崩掉。
換言之,他們相當于是被離皇綁架了道行,要么臣服,要么道崩。
百官沉默,連呼吸都屏住。整個太和殿中隨之陷入突如其來的寂靜,落針可聞。
終于,有禮部尚書司馬乾元,嘆了一口氣,當先接話道:“陛下所言極是,幸得文部參知南奕之助,讓陛下得以成功入道。”
其余官員,也跟著如釋重負地紛紛道賀。
百官心知肚明,離皇定是以魔修手段入道。畢竟仙門講究天緣,就算靈根不佳也推崇接引源炁自行打通靈根。唯有魔修手段,才會只追求設法入道,一點都不在乎入道后的修行資質。
但離皇覺醒的天賦太過霸道,乃是繼承自離朝史上頗為有名的一代暴君,可以通過消耗王朝氣運,將自身旨意化為王朝氣運之守則。
除非舍棄官身與相應道行,否則百官只得硬著頭皮應下離皇旨意。
而當今朝廷,沒有一位官員愿意如此做。他們再是心中不服,也只得勉為其難地接受離皇給出的說辭,假裝離皇當真是在南奕長生真氣助力下得以入道。
不過這時,百官也有些疑惑,怎未見到南奕?
按理說,離皇入道明面上是托了南奕的福,哪怕只是做個樣子,也該給南奕獎賞才對。
結果,明面上的大功臣南奕,居然不在?
百官不知:其實離皇也想和南奕套近乎,只是南奕態度冷淡,好似在防著離皇一般,于御書房中直接拒絕了離皇示好。
而后離皇打算借著畫詭閣的皮,再摸一摸南奕的底,卻不料“南奕”竟一個傳送直接跑回了漢郡,壓根不留在京城陪他拉扯。
離皇性子本就霸道,見南奕如此不識趣,當即改變心意,要強行逼出南奕的諸多底細。
于是,正當百官以為離皇接下來是要獎賞南奕時,離皇卻嘆道:“朕得南卿長生真氣之助,方能入道。入道后,朕便想,長生真氣既有如此之效,何不用來相助百姓,使人人皆仙?”
“只是未及商量,南卿便不告而辭,以傳送之術離開京城,不知去了何處。不知諸位愛卿,誰愿尋一尋南卿,將其迎回京城?”
聞言,百官皆感驚疑,尤其是杜衡與蘇光。
離皇適才之言,看似是夸贊南奕,實則分明是在陷南奕于不利,讓十大仙門后續特意去針對南奕。
因為,仙乃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