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剛要催使劍訣,李子隱想起「天地有缺」的真相,動作又是一滯。
“天生為劍?注定命殞于此?”
再次浮出思緒,李子隱竟有些遲疑。
不過李子隱的遲疑,并不會讓南奕劍訣變慢。
相反,南奕攻勢更疾,就是要趁著李子隱道心動搖一劍分生死。
所以南奕也沒有管域外天魔。只要李子隱死得夠快,死前是否入魔并不重要。
最終,眼瞅著劍光逼近,李子隱舉劍前指,卻并未運轉法力催使劍訣,只是立著嘆道:“罷了。”
語畢,南奕斬出的「秘魔殘血劍」已然及身,在李子隱心口炸出碗大的空洞。
很顯然,李子隱劍心蒙塵,在最后甚至放棄了抵抗,認命一般坦然受劍。
當然,這其中多多少少,也可能有著域外天魔的影響——當多位域外天魔同時勾動邪念迷惑人心時,相互影響競爭,最容易占據上風的,往往是惡性天魔勾動的認命擺爛之邪念。
“累了,毀滅吧。”惡性天魔的耳語,好似縈繞在李子隱心底,想忘也忘不了。
李子隱心念電轉,思緒繁多,甚至想過保住性命趕回山去找李子明問一聲為什么。
但最終,他只是嘆了一聲:“罷了。”
人固有一死,或是早死,或是晚死。
等死,那便等死。
李子隱輕闔眼簾,放任「秘魔殘血劍」及身,也完全不以法力護住心脈與生機。
于是,李子隱,殞。
…………
同一時刻,天劍門山門之中,閉關打坐的李子明,像是長眠之人突然驚醒一般,霍然睜眼。
無形的反饋穿透虛空,于冥冥之中,落在李子明身上。
他氣息攀漲,一步一步,不算很快,卻甚是穩定,有種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之感。
李子明面色無悲無喜,只是順著感應,抬頭看向離京城的方向。
“終于,應劫了么……”
天劍門的功法,需要體悟天心、順天應命。
可修行本是逆天改命之舉。如何既要又要,在順天應命的同時,逆天改命?
天劍門給出的答案是「天地有缺」,讓幻身代替本體行走人間。
待幻身殞命,即可視作幻身應劫。而當幻身應劫而亡,本體逃過一劫,自然是改命成功,可以憑此涌現逆天之勢,一口氣破境升階。
只是久在深山無人知,李子明甚至沒有什么熟識之人。
筑基之時本會有天地法則響應,向親朋好友唱名提醒。
但如今,一切都很平靜,平靜到宛如尋常。
既沒有天地唱名,李子明本人也不曾吟詩長嘯。
<divclass="contentadv">不過幻身身隕的因果,終究讓李子明抬頭,順著感應看向離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