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蘇光與洛無極,分別轉入了玄黃星君跟寧元星君名下道統。
雖說因為尚未重新凝練蛻凡道基,不曾凝結真身,蘇光兩人的蛻凡修為名不副實,若論斗法只比養氣修士強。
<divclass="contentadv">可兩人一身的術法神通,卻是實打實的黃階上品層次。
短時間內,南奕借法用出,甚至會比他倆本人眼下施展更顯強勢。
南奕一直不借,正是為了留著對付離皇。
畢竟早先還不覺得,現在看來,蘇光、洛無極新得的術法神通,正是為對付離皇而準備。
再加上洛家借有玄階詭器「封神印」,無論離皇還有著怎樣的手段,南奕心中都底氣頗足,并不膽怯。
調息完畢的他,再一次昂首闖入深宮。
…………
局勢演變,何至于此?
在南奕調息時,前幾日還意氣風發的離皇,也在思慮現況。
眼瞅著明鸞、鐘離、李子隱先后斃命,又有南君悅遠遁外逃,局勢可謂是急轉直下。
離皇心念電轉,顧不得糾結南奕憑什么能劍斬明鸞三人,仔細做起了復盤。
只說近的,問題是出在孔謙之死,出乎離皇預料。
因孔謙亡故,離皇只得趕在局勢失控前,倉促收服畫詭閣,沒能徹底拿下南君悅與李子隱。
為此,他干脆立下三年之約,乃至三月之約,設法穩住南君悅與李子隱;并抓緊時間,服食血丹入道,強頒諭旨,興兵北伐。
離皇有考慮過百官因此不滿,或會請得刺客出手的可能性。
奈何他瞧不起尋常散修刺客,又誤判了南奕方位,以為南奕應該戴著「長生戒」遠在齊郡,不曾防備南奕,便于今日落入了南奕算計。
但要往遠的說,問題根源是出在南奕的崛起,在多個方面影響了大離局勢。
離皇出于對內功武道的好奇,改變歷史,間接救了南奕一命。
結果這一救,猶如放虎出籠,竟使原本不甚起眼的南奕,氣運勃發,陡然牽動了不少局勢。
離皇終于意識到,自己這一世,是陷入了和南奕之間的氣運之爭。
離皇重生一世,自詡大氣運者,心中只計算著該如何利用春秋蟬的幾次重生機會,走出模擬長生路。
他俯視眾生,將百姓、百官,乃至四大王朝,盡皆視作棋子,想著通過重生,盡可能地搜集情報。
包括救下南奕,看看內功武道是否有可取之處,都是離皇的嘗試之一。
但離皇萬萬沒想到,他這一救,讓南奕逃過命定的死劫后,竟瞬間勃發氣運,同樣成了大氣運者。
有著緣法糾葛的兩人,不知不覺中,竟最終走向了氣運之爭。
離皇沒有提前意識到這種可能性,一直抱著重生者高高在上的優越心態,視眾生為棋子,終遭命運反噬,至于此劫。
而且,托南奕祭出「魔臨」珠的福,讓離皇想起了域外天魔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