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京城中的無相書院,夫子姓洛,名蘇。
不過世人一般都只稱其為洛夫子,少有呼其名者。
蓋因洛家乃是千年世家,遵循家訓,歷代洛家家主之追求,便是受封大離國師之位。
只不過國師之位,少有許人,歷代洛家家主退而求其次,便追求起無相書院夫子之位的代代傳承。
每代洛家家主,都會在書院夫子之位上待很久,等到下一代洛家修士蛻凡圓滿,能接過夫子之位時,方才破境筑基。
如此,洛家夫子之名代代相傳,世人便漸漸只稱當代洛家家主為洛夫子。
若非無相書院在各郡都設有分院,不止一位夫子,世人甚至險些以為洛夫子乃是千年以來無相書院唯一夫子,仿佛整個無相書院,都跟著姓洛。
當然,千年以來,并非每代洛家家主都能拿下離京城無相書院夫子之位,偶爾也會旁落于其他文壇大儒之手。
不過就算拿不下總院夫子之位,也至少能拿下某個分院的夫子之位。
南奕不清楚洛家家訓為何要讓歷代洛家家主全力爭取大離國師或無相夫子之名。
但他知道一件事,當代洛家家主洛蘇,既然是離京城無相書院之夫子,便相當于理論上的無相仙門外門大師兄。
南奕來到無相書院,通傳之后,得見洛蘇。
他長揖道:“無相弟子南奕,見過大師兄。”
洛蘇白須白發,一身青衫文質彬彬,看著便有股夫子氣質。不過洛蘇年方六十,除去發須純白外,面色紅潤,天庭飽滿,身材挺拔,甚至青衫之下肌肉強健,可稱壯悍。
其發須如雪,一看便是刻意控制了發色、須色,純白無瑕,既非花白,也不帶雜色不顯斑駁。
聽見南奕的發言,洛蘇臉上笑意不減,心中卻是一哂。
南奕自稱弟子,喚他大師兄,而非以學子身份喚他洛夫子。看似恭謹,實則卻是翅膀硬了,不想繼續保持學子身份受書院束縛,而欲與書院平起平坐。
在洛蘇看來,南奕此言一出,其實與其他學成畢業的文部官員,并無兩樣,都是割舍掉學子身份,轉而與書院平等相處。
這么做沒什么不對。
書院也確實可以與這些畢業生平等相處,公事公辦,絕不開口閉口滿是書院大義。
但不受書院束縛的同時,失之親近,也就意味著書院可以冷眼旁觀,兩不相幫。
如此一來,是否偏袒哪一方,全看的是利益許諾。
洛蘇心中哂笑,實是有些好奇,南奕就此登門,究竟有何自信說服書院助力。
自四月中以后,蒸汽與真氣之爭,在大離朝堂之上已日漸引起重視。
洛蘇雖非朝官,不曾參與朝會,卻也知曉:大離九部,文武百官,都覺得被南奕暗中算計了一手。
早在原楚郡郡守楚狂生上書離皇,仿佛獻祥瑞一般極言內功武道之妙處,離皇便想召南奕進京。
只是礙于百官反對,離皇不便強行下旨,竟一直拖到了南天城輪回之劫,楚郡大亂。
直到此時,離皇才找到機會,將三件差事并在一塊,既讓吏部侍郎杜衡任欽差大臣趕赴楚郡一探究竟,也讓杜衡出使南海,與南海妖魔簽訂《瀛州和約》,同時捎帶著召南奕進京。
見狀,文武百官不好再反對,便應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