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則是三年一度,由朝廷統考,旨在從書院學子中取士,授予官位,納入編制。
不曾習得功法的普通學子,至多謀取知縣一職;真正能稱得上考取功名的學子,其實皆是修士。
換言之,若要在科舉策論中添加題目,邀天下學子共同探討真氣便民之法,實際上就是在給諸仙門外門之弟子出題。
他們是否能給出行之有效的真氣便民之法,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是在篩選愿意接受,或者說承認真氣武道存在的修士。
以離皇之名,科舉取策。
書院學子不論心中作何想法,面上都得接受真氣武道存在,才能考出較好分數,博取功名。
某種意義上,衛元憲若要應下此事,便會開罪九部的新進之士。
即便是神情溫軟、一臉和氣的衛元憲,驟聞南奕如此提議,亦不禁沉吟起來。
但僅僅過了數息,衛元憲便笑著應下。
他心里明白,這次能坐上離皇帝座,唯一依仗,便是來自南奕的支持。
九部百官,本就不會將凡人之身的他放在眼里。
即便因此開罪九部,于衛元憲而言,也沒什么損失。
更別說南奕如今決定著坎離戰事是否立馬爆發,只要南奕不過分肆意妄為,九部百官皆會聽之由之。
而等真氣相關產業滾滾發展,以時代大勢產出若干氣運紅利分與九部,哪怕是原本略覺膈應的九部百官,亦會笑著接納真氣武道。
所以,科舉取策真氣便民之法一事,衛元憲只稍作思慮,便即欣然應下。
這也意味著,只待科舉開始,南奕的真氣之法,便將成為大離國策的一部分,使離朝上下,徹底化作真氣武道的基本盤。
而后,衛元憲笑言:“朕不通國事,日后還需南卿多多輔佐。”
南奕應道:“陛下言重。只要是陛下有心辦成之事,皆可告知微臣,好叫微臣能為陛下分憂解難。”
其言下之意,不外乎你幫了我的忙,接下來你若有什么需要我幫忙的,盡管說來。
兩人寒暄客套了一番。
南奕照舊將兩成長生真氣的額外加持分給新任離皇,確保衛元憲身強體健,能借長生真氣之力,延年益壽。
自知靈根資質差,衛元憲不像天啟帝衛元昭那般貪心,從不奢求叩開修行大門,只求身處離宮之中不會易溶于水。
但眼見著南奕不斷完善真氣武道,除去身強體健外,衛元憲也想了解一番真氣武道是否還有別的法子可以增加其安全感。
哪怕在修士眼中,能讓衛元憲輕松用上的手段皆不值一提,卻至少能讓其略感心安,不至于在面對百官不屑之意時,暗生驚惶之情。
南奕想了想,說:“倒是有個法子,可叫工部制作機關傀儡,內置武技,并嘗試以真氣結晶驅動。”
“這是微臣此前推演真氣革新軍備的草案之一,未經細化,尚不確定最終所制傀儡成本幾何,未必能推之于軍。”
“但若是備于宮中,拱衛陛下,倒是可以不計成本,乃至于讓一眾傀儡操持陣法。”
南奕笑道:“按微臣設想,這些機關傀儡,可通過更換真氣結晶以實現長期使用。”
“在微臣新書之中,便打算安排一些機關傀儡,稱作十八銅人,專用來考驗門中弟子。”
————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