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大嫂面色稍稍不虞外,大伯娘曹氏都很溫和道:“三郎,今年都十六了吧?”
李為舟點了點頭,依舊寡言少語的樣子,曹氏也不見怪,還溫聲道:“我記得清楚,你是乾德十四年,正月十六生,比四郎大二月。你娘生你的時候,可是受了不小的罪,好大的雪啊。”
大嫂羅氏勸道:“娘,不提這些了,好不容易才轉過來……”說著又對李為舟道:“三郎,以后你和喜妹同四郎一般,每人每月二兩銀子的嚼用,其他用度都一樣。”看來是個管家的。
曹氏插了一嘴,道:“從我月例里再撥出二兩來,可憐見的,這些年吃了不少苦。”
加起來六兩,很多了,合下來一年比知縣的俸銀還多一倍。
當然,知縣肯定不靠俸銀養家糊口就是……
二嫂郭氏性格開朗的多,白了李為舟一眼,道:“你這大孝子的名聲,可讓我們難熬了好些年。不過都是一家人,過去的就過去了,沒什么好說的,便是再多熬幾年也是本分……三郎,爹說你和喜妹不愿回家,要在這守著等二叔二嬸回來,我們也不強求,往后多來往走動就是。可有一點,逢年過節祭祖總要一起吧?馬上就是中秋了,難道還守著喜妹兩個人苦熬?”
曹氏顯然也是贊同這一點,點了點頭。
中秋是團圓節,這兩孩子不回李家老宅過年的話,李德隆多半是不高興的。
李為舟雖然微笑中帶著一定距離,卻也沒那么不近人情,輕聲道:“會回去的。”
看出他惜字如金的樣子,其他人也有些意興闌珊,總覺得滿腔熱情錯付了。
又大致交代了幾句后,一起離開走人。
也可以理解,真說起來,她們也不過是看在李德隆的面子上才這般親近。
從根本的血脈關系上來論,她們和李為舟、喜妹兄妹毫無瓜葛,又怎么會有真正的親近呢?
反過來也一樣……
“哥,大伯娘她們送來了二百兩銀子。還送來一車米面糧油,兩車碳柴。還有幾只雞鴨,還有兩頭羊呢。”
喜妹開心壞了,她也品嘗到了一夜暴富的滋味!
李為舟笑了笑,看來這位大伯對他還真是溺愛……
將大門落鎖后笑道:“今天哥哥給你做頓好吃的。”
喜妹聞言遲疑了,她可不記得自家哥哥會做飯。
“你去燒水,我去殺雞,今晚大吃一頓!”
……
不到一個時辰,大伯家送來的雞就有一只變成了正宗的柴火雞出鍋。
各種當下見不到的調味料,甚至還有紅辣椒,讓這一鍋雞肉成為當世第一美味!
半個時辰后,喜妹挺著圓滾滾的肚皮坐在椅子上,幸福的雙眼都有些迷離了,她看著李為舟有些吃力的問道:“哥哥,我真的不是在做夢么?”
李為舟哈哈一笑,其實當下做飯也不是沒有調味料,蔥、姜、蒜都有,辣味也有茱萸。
但總的來說,茱萸的辣味比起辣椒還是差了很多,辣的也沒那么烈。
并且,茱萸是類似于香囊那種聞著香,辣椒卻是吃的香。
更不用說味精的加入,讓鮮味拔高不止一籌。
李為舟撫了撫妹妹有些發黃且并不茂密的頭發,道:“明天我拿錢去買一棟門面,開一家酒樓。往后,天天吃美味。這些年苦了你,以后天天是好日子。”
喜妹聞言桃花眼都睜圓溜了,開心的像小貓兒一樣,用腦袋蹭了蹭哥哥的手心。
不過心里還是有些擔心,哥哥可別這么快就把銀子給敗干凈了呀,哎喲,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