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乾這邊,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事。
當然,用意識將這二百噸小麥轉移過來,還是讓李為舟有不小的壓力。
等裝滿東西四間耳房后,李為舟擦了擦額頭的虛汗,又去了二進院內,如法炮制,在耳房內卸下了三百套粗布棉衣、棉鞋。
虧得李為舟提前準備過,按照大乾這邊的布料和樣式,托付給義烏的小生產商們,花費了一個月時間,生產了三千套,預存著。
本來是想開一家成衣鋪的,百寶樓里自然得有百寶,對普通人來說,棉衣已經是很不錯的寶貝了。
沒想到,先用到這了。
另外還有兩噸鹽。
按世衛組織建議,一個正常成年人每天鹽巴攝入量不超過五克,一年攝入量大概在三點六五斤左右。
當然,除了飲食清淡者,普通人實際攝入量還是要超過這個數字的,打一個人一年五斤鹽算起,三百人一年就是一千五百斤,兩年三千斤,一點五噸。
如此,有糧、有鹽、有衣,那三百人就算有著落了。
前院敲門聲驟起,李為舟彈了彈身上的灰塵,邁步去迎。
打開門后,就看到像是吃了一肚子酸棗的李長安站在門樓下,只聽他道:“這宅子,比咱們老宅還闊啊。那女夜叉就送給你了?”
李為舟不理這茬,問道:“二哥,那三百人安置妥當了沒有?”
李長安氣笑道:“真是欠你的……放心,咱們家城外也是有莊子的,安置三百人雖然擠了些,可馬棚牛圈也能住,麥草還能擋風。都怪傅家莊那群孫子太坑,拿了錢不好好辦差,雪都開始落了,還沒把山谷清理干凈。不然安置在那還寬敞些,山谷還能擋風。”
李為舟倒是寬心,道:“也不急,正好來了三百人,刨去二十來個孩子,還有二百多人。再買幾輛大車,每天馬拉著去南山谷那邊干活。”
李長安嘿嘿壞笑道:“也行。嘖,以前還擔心傅家那邊弄鬼,現在四郎攀龍附鳳的消息傳開了,傅家一準規規矩矩的。”
李為舟也笑道:“只要不侵犯他們的利益,短時間內應該沒問題。”
李長安不怎么關心傅家了,關心問道:“糧食呢?”
李長寧再牛,這會兒也沒法給家里運來糧食。
如果沒有糧,那三百口子流民要餓死不說,李家也將成為天大的笑話。
這個世道就是這樣,一個家族或者一個幫派、一個勢力,威望一旦垮了,基本上也就樹倒猢猻散了,其他勢力很快就一起撲上來撕碎了瓜分。
或許李家不至如此,但也絕非兒戲。
李為舟就帶他去見識見識什么叫豪橫,然后李長安就更酸了:“你也沒比我好看多少啊,怎么這么好的命?”
如果李為舟娶了齊二娘才換來這些家當,或者再多十倍,也只會是個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