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寬解道:“人都沒了,還念叨這些做什么?孩子們都在。”
郭氏忙換了臉色,道:“就是讓孩子們知道,胸中要有一股氣,不能受欺負。一家人擰在一起,什么仇都能報!”
羅氏提醒一下:“那也得有本事才行。”
郭氏笑道:“馬上都五歲了,讓濟仁堂師傅好好摸摸骨,看看能不能再出一個四郎。”
李長安對李為舟笑道:“瞧這夢做的。”
李為舟倒不在意,道:“碰碰運氣也行。武要是來不得,就學文。文要是也來不得,就跟你干巡檢吧。”
“咄!”
李長安無語壞了,罵了聲。
曹氏等聽著可樂,郭氏也笑道:“他三叔,你侄兒們將來就不能跟你一起當財神?”
李為舟道:“商者,腳行萬里,肩挑日月,以貨殖為舟,渡人間煙火。只要二嫂舍得李瑞他們將來萬里奔走,我自然高興有自家人幫忙。要不是身邊沒有信得過的自家人,百寶樓的生意又豈會局限在青州府?北面沒多遠就是和東胡交易的馬市。”
郭氏一聽還要去和東胡蠻子交易,嚇了一跳,忙道:“那還是算了吧,實在不行,還是當巡檢吧。”
一家人又笑,但也能理解。
在交通沒有進入大工業時代前,任何一次遠行,都和訣別沒什么區別。
正說的熱鬧,李德隆大步邁進屋內,意氣風發的模樣,好似年輕十歲不止。
身后跟著李長平,以及縣丞周允鈞。
屋里人見有貴客到,全都站起來相迎。
李為舟也比較欣慰,當下雖也是封建時代,但好像還沒被朱理學說所荼毒。
而有趣的是,這個世界,其實也有孔孟諸圣,也有如來阿彌……
“恭喜恭喜,可喜可賀!”
縣丞周允鈞進屋后與諸李家人拱手道喜。
李家人自然連連客氣,卻不知喜從何來。
周允鈞感慨道:“李家四郎武骨還遠在傅家子之上,前程更在神京都中,李家人卻始終恪守謙慎二字。傅家卻不知守家興族之道,合該敗亡。”
曹氏笑道:“縣丞大人過譽了,傅家子只比四郎差一點,傅家人也一直都不服氣呢。”
周允鈞好笑道:“他們實乃井底之蛙,中等武骨比上等武骨只差一點?天壤之別!中等武骨上限也就是中三關到頂,只有上等武骨,才有機會破開上三關,成為陸地神仙般的人物。”
李為舟趁機求惑道:“縣丞大人,武夫地位為何如此之高?”和平年景,按理說文貴武賤才對。但大乾顯然不是如此。
周允鈞哈哈笑道:“三郎近來做出好大的事業,緣何連此等道理也不明白?武夫雖不事生產,可是,卻可以保護生產的人,可以維護社稷安穩。東胡有武夫,雪山有武夫,南召有武夫,大乾沒有武夫能行么?
況且也不是沒有生產,大山大川中多有巨獸,若無八宗所鎮,必傷百姓。且前朝德享年間,齊地大旱,赤地千里,萬頃絕收,若非武夫合力自汪洋中補得巨魚無數,活民百萬,后果不堪設想。所以三郎不必自謙,四郎之未來不可限量,李家之未來,同樣不可限量!”
李為舟微笑道:“縣丞大人少說了句話,李家密友之未來,亦不可限量。”
“哈哈哈!說得好!傅天壽不識大體,不識李家龍鳳之才,敗的不冤,死的不冤!”
周允鈞好話如同不要錢一般,灑向了李家眾人。
李為舟不無擔憂的看了自家伯父一眼,這是喂了多少銀子出去……
……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