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聞言搖頭“我勸將軍且等一等,此時不如偃旗息鼓,穩固陣型,先將那八座城池徹底掌握在手中,以八座城池為根據,練百萬雄兵,然后再與大虞國一較高下。”
“現在形勢大好,大虞國毫無反應。若是再耽擱一段時間,叫大虞國反應過來,派出大軍圍堵,到時候在想攻克城池可就難了。”陳勝看向張良。
“打下來城池沒有用。打下來守得住,那城池才是自己的。將軍現在雖然打下八座城池,但八座城池內各大世家、氏族宗錯復雜,將軍與其想要打下更多城池,倒不如先將眼下的八座城池完全掌握在手中。”張良看向陳勝
“我聽人說,七大諸侯國欲要聯合攻虞,大虞國覆滅是遲早的事情。將軍不如在此休養生息積累實力,等到外界七大諸侯國攻入大虞的時候,分散了大虞國的注意力,到時候將軍再乘機出兵,奪下更多的大虞國領土,奠定稱王霸業,才是正途。”
張良看向陳勝
“七國攻虞,太平道要是能奪下大虞國五分之一的領土,并且將其完全掌握,可就是真正的王霸之基。太平道要是能抓住機會,挑撥七大諸侯內亂,然后趁機崛起割裂鯨吞七大諸侯國,到那時就是真的成氣候了。”張良看向陳勝,聲音中充滿了驚嘆。
太平道選取的時機實在是太好了,簡直是好到離譜。
七國攻打,給了太平道最好的機會。
一旦太平道趁亂站穩跟腳,然后再暗中圖謀鯨吞天下,到時候可就真的成了王圖霸業,有了鯨吞天下的氣勢。
張良分析鞭辟入里,陳勝聞言也怦然心動,一旦自己成就根基,就算是不再繼續造反,日后選擇投靠大周,一個諸侯王的名額是跑不掉了。
從一個小小的士族,一躍成為諸侯王,他陳勝就是陳氏家族的老祖,開辟基業,建立豐功偉業的第一人。
“先生所言不無道理,只是各大城池雖然被占據,但其中有世家、士族宗錯復雜,該如何將其盡數為我所用,還請先生指點迷津。”陳勝站起身,對著張良畢恭畢敬的行了一禮。
聽聞陳勝的話,張良笑瞇瞇的道“說來也簡單。殺一批,打壓一批,扶持一批,事情就成了。太平道內高手如云,他們只能按照太平道的規矩來,就算是想要反抗也做不到。”
“可他們許多人都是太平道內的教眾,全都是自家兄弟,不好下手啊。上面可是還有大賢良師盯著呢,我也不好做的太過。”
陳勝聞言也是心中猶豫。
他在大澤鄉起義,當然是希望將整個大澤鄉的所有勢力都納入自己的掌控,而不是太平道的掌控。
但是他做不到啊
太平道橫跨三百六十五路諸侯國,勢力龐大高手眾多,根本就不是他能抗衡的。
而且各大勢力只會認太平道的招牌,至于說大虞國陳家陳勝區區一個士族罷了,有什么資格和他們對話。
“太平道勢大,但正因為太平道勢大,所以太平道尾大不掉,遲早有分崩離析的一天。將軍還需早做打算才是。”張良笑瞇瞇的看著陳勝。
他是太公一脈,當然希望天下大亂,他才有出頭之地。到時候選擇一個勢力扶持,收集香火渡過法界內的劫數,這才是他們修行人的目的。
“現在將軍只需要蟄伏就是,等到未來太平道迎來未有之變,直接將整個太平道都納入掌控。封王割據一方,對于將軍來說,不過是水到渠成罷了。”張良笑瞇瞇的道。
“太平道是何等龐然大物,就連大周都敢觸犯,真的會分崩離析嗎”陳勝有些不敢置信。
“太平道就是因為太過于龐大,人心也太過于復雜,教眾良莠不齊,經受不起大風浪。人一多,心思也就多,本來簡單的事情,也會變的極其麻煩。”張良為陳勝解釋。
陳勝受教。
二人正說著話,忽然有人快步從門外來“將軍,大虞國都八百里加急。”
“速速將信件傳上來。”陳勝面色嚴肅,猛然站起身。
不多時,有侍衛遞上信件,陳勝上前拆開信件,然后整個人不由得一愣,身軀如遭雷擊“爹”
陳勝一聲悲呼,響徹船艙內。
“是誰殺了我爹是誰殺了我爹”陳勝的聲音中充滿了憤怒。
陳勝的老爹就是陳家家主。
誰也不會想到,陳家的家主,竟然是陳勝老子。
而陳勝竟然被寄養在大梁城陳氏內。
“聽下人說,大虞國有高人,破了大虞國水患,老爺奉命前去偵查,卻被人給斬殺于陣前。聽人說,似乎與傳說中的金光怪有牽扯。”侍衛恭敬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