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漁聞言若有所思「開始了嗎不知道大虞國主該如何應對他當真為了一個不知深淺的洞庭湖龍宮,要將大虞國埋葬嗎」
沒讓崔漁等多久,智狐出現在了崔漁的院子里「七國動手了。」
智狐的聲音急促,沒有任何的啰嗦。
「大虞國主如何應付」崔漁問了句。
「大虞國缺少糧食,先前的天災已經要將大虞國的底蘊耗空,現在點兵迎戰需要大批的糧草,而大虞國的國庫根本就沒有那么多的糧草支持迎戰。可以說七國選擇進攻的時間節點非常完美,沒有任何瑕疵。大虞國天災,想要抵擋下來怕是難了。」智狐看著崔漁。
「大虞國主呢」崔漁問了句「他如何應對的」
「只是差遣大將迎敵,所點大將中規中矩,看不見出彩之處。」智狐搖了搖頭。
「叫項少龍出戰,將項少龍推出去。」崔漁看向智狐。
智狐聞言點點頭「我早就有所安排。一切都已經安排妥當,早就等候這一日了,只要項少龍掌握兵權,那一切事情都可以徐徐鋪開了。只是此事還需要再仔細叮囑一番,絕不能叫大虞國主看出破綻。事發突然,還需要再核對一番。」
推出項少龍,乃是眾人早就有的議定,此時水到渠成而已。
智狐匆匆離去,戰鼓聲在大虞國都內響個不停,猶如雷霆一樣,響徹眾人的心頭。
大虞王宮前,朝臣匯聚,按班站定。
項少龍站在人群中,不斷與各路王公大臣使眼色,目光在不斷碰撞。
很快
王城內七品以上的官員,俱都是匯聚,有內侍拿著花名冊清點,清點完畢之后見到人數到齊,喊了一聲「上朝。」
諸位王公大臣按照秩序進入大內深宮,然后面無表情的大虞國主,坐在了龍椅上。
「拜見大王。」
眾位王公大臣齊齊恭敬一禮。
「諸位,邊疆告急,七國聯軍兩百萬,拜兵家弟子趙括為帥,屯兵虎牢關蓄勢待發,諸位何以教我」大虞國主聲音沉穩,似乎并沒有慌亂。
下方眾位大臣聞言嘩然,有的早就提前查到信報,還有的人在低聲竊竊私語,似乎是不敢相信。
「太師,你覺得呢」大虞國主看向一旁的太師張鍾。
「七國來勢洶洶,不可小覷。大王還需拜一穩妥老將為帥,然后再談如何破敵。」張鍾回答的滴水不漏。
「何人可擔此大任」
大虞國主問了句。
張鍾聞言略作沉吟,一雙眼睛掃過朝臣「老將慕容龍城近些年與大夏爭斗數百場,從未落入下風。面對著大魏、大趙、大夏三國的聯手逼迫,周旋之下也是不落下風,慕容將軍可擔此大任。」
此言落下,滿朝文武的目光,俱都是齊刷刷的匯聚到慕容龍城的身上。
慕容龍城年紀不大,看起來只有四十歲,氣血正是巔峰之時,即便是簡簡單單的站在那里,卻有一股鐵馬金戈的殺伐之氣撲面而來。
「慕容將軍。」大虞國主看向慕容龍城。
「你可能擔此重任」大虞國主問了句。
「趙括之名,臣早有耳聞。此人乃兵家圣人孫武的弟子,臣不敢說戰勝,只能說就算事到危機關頭,依舊可以從容敗退,為我大虞國保存下有生力量,供
大王重新拜將。」慕容龍城說話滴水不漏。
「七國聯手,還是穩妥些的好。你既然有信心,那就拜你為主帥。」大虞國主一錘定音「至于說大將的人選,你可有何建議」
慕容龍城略作沉吟,目光掃過朝臣,看著那一個個面露戰意的將領,然后道「李桃、陳望、趙陀、負黨」
慕容龍城一連點出八個人的名字「此八人可為先鋒大將,輔左臣迎戰那群逆黨。」
「準奏。」大虞國主點頭。
「陛下,此次調動大軍,涉及到我大虞國運,還需選出監軍之人。」太師張鍾在旁邊接了句。
「何人可為監軍」大虞國主問了句。
「臣推薦太孫項少龍。」太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