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倍率來計算。
將發射9mm帕拉貝魯姆子彈的手槍威力視為1。
通常而言,普通人手持冷兵器最多也就能打出這種程度的傷害了。
而在主神空間版本的火藥武器中,發射12.7mmbmg子彈的巴雷特的威力則是這類普通手槍的50倍!
口徑25毫米的機炮的槍口動能又比巴雷特高了6倍多。
相比較普通手槍,倍率差不多有300倍。
而和高斯類武器相比,口徑25毫米的機炮威力則……只能算弱!
在徐楓不斷加大口徑之后,直到機炮的槍口動能達到約50萬焦的時候,那口徑巨大的機炮發射的鎢心脫殼穿甲彈才能和高斯沖鋒槍的子彈威力相比。
總的來說。
相比較普通手槍打出的攻擊,高斯沖鋒槍的倍率高達1000倍!
這種倍率不是說一千發手槍子彈就能和一發高斯沖鋒槍射出的子彈相比了,在這種威力差距下,高斯沖鋒槍一發子彈能打穿的東西,普通手槍打廢1000把都不可能打穿。
而如果想要以非科技武器的方式來實現這種倍率……
b級純肉體血統類強化增幅的身體素質大概有20~30倍,算上能量體系增幅、算上技能和武器對殺傷力的增幅……這么多條件疊加到一起,差不多才能疊到這種倍率。
而且那種爆發也無法維持太久的時間,能量耗盡后,就會恢復到常態。
高斯沖鋒槍卻是無限子彈的,就算射到過熱,也只需要冷卻一段時間,恢復的速度可比血統類強化快多了。主神那里還有冷卻劑出售,完全不需要太擔心過熱的問題。
至于近戰方面的考慮?
經過二十多天的訓練,徐楓早已經發現,真正意義上的近戰利器不是刀槍棍棒,同樣是熱武器!
通常而言,近戰只發生在室內環境。
熱武器中,有一系列可以用于cqb的戰術技巧。
而冷兵器中,除了匕首、短刀這類極短的武器,都不適合在室內環境中作戰!
至于強行在室內使用刀劍這類武器——動漫哥布林殺手第一集之中那個菜鳥劍士便是最好的案例,劍磕在墻壁之上,然后失手。
在沒有拆屋的武力之前,刀槍棍棒在近戰方面同樣比不過熱武器。
高斯類武器唯一需要擔心的問題是——它的威力過強,不適合在飛船之類的特殊環境中使用。
確定了高斯類武器作為自己未來相當一段時間的主要輸出手段后,徐楓也選定了自己的能量體系——中華正宗氣功,也即內力。
用最后一個d級支線劇情強化了初級內力。
在瀏覽了數萬種強化后,徐楓大致將主神那里的兌換分為三類。
輸出類;生存類;以及輔助類。
他認為,在對主神的兌換進行評價時,并不應該按照主神對它們的分類而評價,要綜合所有強化進行計算。
血統也好,能量體系也好,道具也好,兌換它們后,歸根到底,目的都是要讓它們發揮出想要的效果。
殺死敵人、保護自己、治療傷勢……那海量強化無非也就幾十種功能定位。
對比一個能量體系或者血統的好壞,不應該讓它和能量體系或血統中的兌換進行對比,而應該看它自身所擅長功能在同功能兌換中的強度和性價比。
舉例來說,能量體系中的斗氣最擅長攻擊,而在評價斗氣時,讓它和同為能量體系的內力去比是毫無意義的,在徐楓眼中,兩者之間的定位都不一樣。
斗氣作為一種輸出類強化,強化后主要用途就是來打輸出。
而前期輸出類兌換的t0選擇是科技武器。
d級的高斯類槍械,c級的管狀脈沖彈射機槍和小型核火箭筒,b級的戰艦級大口徑電磁炮與超高功率激光……這些科技武器的威力都遠遠超過同級血統或能量體系打出的輸出。
至于徐楓選擇內力這個血統的原因則是,他對內力這個能量體系的前期定位是輔助類,更具體的說,后勤能源類——充電寶!
在兌換高斯沖鋒槍之前,徐楓曾打算從《僵尸先生》世界刷完分之后,買一臺外骨骼裝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