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邦發現自己的勸阻無用后,也不再多言,只是在接下來的兩天將自己強化的初級內功運功路線教給了中村愛子和澤田秀樹。
他知道合適的能量運轉路線能有效的輔助控制妖氣。
做完這些,他就開始忙碌自己的事情——組建新的獵殺覺醒者小隊。
仁邦很清楚,北方之地那些聚集在一起的三十多只覺醒者已經全被隊長徐楓盯上。
在東海隊中,徐楓的實力又是斷檔級強大,其他人很難從他的手中得到殺死覺醒者的機會。
經歷了組織大本營一戰,仁邦認識到,主神空間的支線劇情從始至終、一直都很珍貴,不是說實力強大就能隨隨便便得到支線劇情。
主神絕不會讓輪回者輕易獲取高級支線劇情。
強化了高級血統的輪回者想更進一步強化血統,最安全的方式就是積少成多,積累大量低級支線劇情。
這種情況下,那位隊長不可能將主神明碼標價的覺醒者讓給隊伍中的其他人……除非那個人的支線劇情要強化一些至關重要的技能。
仁邦知道,他想獲取支線劇情,最佳的方式是在徐楓獵殺北方那一大批覺醒者的時候,自己在其他區域尋找零零散散的覺醒者。
僅憑他一人,很難做到這一點。
這座大陸面積不小,足足幾百萬平方公里,覺醒者總量也就在一百只左右,沒有遠距離感知妖氣的能力,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在這么大的區域里找到那數量極少的覺醒者。
而且東海隊主力前往了北方,留在這里的人基本上都沒什么戰斗力,固然他在戰后撿回了自己的機甲零件,請求徐楓用吞吞果實能力修復好了那臺機甲,但若遇到太強的覺醒者,大概率也會翻車。
所以,他需要組建一支討伐覺醒者的小隊。
主力為大劍和熟練掌握妖氣的訓練生,他則躲在那些大劍身后搶人頭。
組建出這種隊伍并不困難。
大部分大劍和訓練生都和妖魔有著深仇大恨,有的人父母被妖魔所食,有的人家鄉被覺醒者摧毀……許多人想要成為大劍就是為了向妖魔復仇。
過去幾天,仁邦一直驅車往返于組織的北方基地和組織大本營。
在經過一番調查后,他選好了目標。
通常而言,大劍分為攻擊型和防御型兩種。
攻擊型大劍妖氣更凌厲,開發出來的招式威力更強;防御型則更注重自保能力,再生能力極強,能做到短時間內斷肢重生。
而決定一名大劍是攻擊型還是防御型則取決于在改造過程中內心的想法,為了斬殺妖魔而成為大劍,往往是攻擊型;為了活下去,不想被妖魔殺死而成為大劍,則大多是防御型。
顯然,在仁邦眼中,攻擊型大劍的心理防線最容易攻克,能被他輕易說服,成為他的隊員。
目前,已經有三人被他說動。
其中有實力強大的8號戰士斬風的芙洛拉,也有尚未服役,但實力接近個位數戰士的準大劍狄特莉絲,還有一個實力不怎么強大但同樣無比仇恨妖魔的練習生蕾蒂西亞。
仁邦最后一個目標是現役戰士塔巴莎,在原劇情中,她是北之戰亂中僥幸活下來的七名大劍之一,和主角克蕾雅等人在北方隱居了七年。
在七名大劍出山后,塔巴莎便靠著強大的妖氣感知能力成了七劍中的‘眼’。
她現在的妖氣感知能力弱一些,但尋找覺醒者足夠用了。
當然,仁邦也不強求這名防御型的戰士加入自己的隊伍。
他時間并不多。
只打算再給自己留兩天時間,兩天后,不論有沒有塔巴莎的幫助,他都會出發。
加入他隊伍的大劍中,狄特莉絲感知妖氣的能力也不算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