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武的目光落在廠房門口的一塊黑板上,上面用白色粉筆寫著“今日任務:制作弩箭1000支,打磨鐵板50塊,修復弩箭2000支......”。
下面還畫著幾個對勾,顯然是完成的任務量。
這種管理模式,讓姜武覺得有些新奇。
王鐵峰微微一笑說:“白先生,每個新加入到我們基地的人,都對兩個地方最感興趣,分別是市場和食材加工廠,要不我帶你去這兩個地方看看?”
因為姜武的巨型坐騎,王鐵峰對姜武格外的上心。
不僅親自陪著他,也特別熱情。
姜武好奇的問:“你們這里不是食物配給制么?全部集中管理,這個市場是做什么的?”
王鐵峰解釋道:“雖然是食物配給制,可是每次組織外出的時候,基地只拿走群眾獲取物資的一半,剩下的一半允許保留,這也是為了增加大家外出搜尋物資的熱情。”
“畢竟現在的世界已經不同于災難發生之前,外出搜尋物資的話,總會發生一些意外,如果強制勞動,又不給他們一定的好處,群眾會對外出搜尋物資產生排斥,這等于是涸澤而漁。”
姜武理解的點了點頭。
看樣子,這邊對幸存者還是比較友好的。
不僅會考慮幸存者們的意愿,甚至還會留下一半的物資。
換做天選教,哪會管普通幸存者死活?
就是強制勞動,不做就餓死或者打死。
王鐵峰繼續說道:“我們這里是大山,而且變異植物又特別茂盛,因此會有很多有意思的變異植物或者變異昆蟲,而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他們總能將手中擁有的東西利用起來,做成很多有意思的東西。”
“比如我們食材加工廠,其實加工廠里面有不少類型的食物都是群眾先發現的,也是他們率先在市場拿那些東西進行買賣,被我們發現后,提供一定的物資,換取他們發現的處理或者制作方法。”
“有些特別出眾的人才,我們也會聘為基地官方工作人員。”
姜武微微一笑說:“那就先去市場看看。”
王鐵峰點頭笑道:“好的,白先生,這邊請。”
在王鐵峰的帶領下,兩人往縣城的中心方向走去。
一路上,時不時有一些巡邏的士兵給王鐵峰敬禮。
這些士兵都很精神。
精氣神十足。
又因為他們都穿著災難發生前的正規軍裝束,看上去格外的親切,安心。
在天空上看到這座城市,就覺得它的規模不小。
走在其中,更覺得這座山巔城市格外的龐大。
沿著碎石路往縣城中心走,沿途的景象愈發鮮活。
人流也明顯增多,喧鬧聲也漸漸鼎沸。
和邊緣區域那些功能性強、略顯單調的水泥堡壘式住宅不同,越往中心走,建筑形式越發多樣,充滿了生活氣息。
許多建筑保留了災前縣城的原有結構,但更多的是后來新建的。
有粗糙但堅固的原木小屋,有利用廢墟石材壘砌的石屋,甚至還有不少混合了磚瓦、金屬板材的奇特建筑。
這些建筑的用途也早已不再是單純的住宅,許多都掛上了手寫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