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東王不樂接見臣佐,平日能見到他的只有孔長瑜等王府事務官還有那六十親衛。
像郊外騎馬這種活動更是從來不許外人參與。現在竟然邀請王揚!
王揚不知道此事,倒沒把巴東王的邀請看得很特殊,他有些為難,主要是他不會騎馬呀!
巴東王見王揚遲疑,臉一沉:“怎么,不愿意?”
王揚解釋道:“馬術非我所便,恐掃了王爺的興致。”
六朝士族重文輕武,不會騎馬者多矣,至梁朝時甚至出現過士大夫畏馬如虎的現象。故而王揚敢直承不擅騎馬。
巴東王聽王揚是因為這個理由才面露為難,表情一松:“這有什么,又不要你賽馬,你來玩就是了。”
王揚拱手:“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巴東王喜道:“來呀!把前日送進來的那壇宜城春拿來,讓之顏嘗嘗!”
宜城春是當時有名的美酒。
曹植《酒賦》云:“酒有宜城濃醪,蒼梧漂清。”
這后半句說的是蒼梧郡的竹葉青酒,前半句指的就是宜城春了。
王揚舊日讀書,早聞此酒大名,此時老壇啟封,酒香熏面,不由得喉動。
巴東王讓侍者給王揚和樂湛等三位上綱倒酒,舉杯笑道:
“諸位,這宜城春是從華山郡送過來的,據說全是用金沙泉水釀制,總共就運過來這么幾壇,沒分到的可不許生怨。”
眾人哄然而笑,都道不敢。
巴東王又道:“等今年歲除大宴,本王備百壇宜城春,讓諸位喝個痛快!”
四座皆舉觴稱頌,氣氛熱烈。
正當大家對飲之時,王府的一名下人急匆匆入殿,在巴東王耳邊說了一句,巴東王臉色稍變,隨即一聲輕笑:“讓他進來吧。”
一位身著黑色官衣,頭戴平巾幘的瘦高男子走了進來,殿中所有的喧鬧仿佛被一只無形的巨手突然掐滅,全場為之一靜。
此人身材極瘦,顴骨高聳,雙頰深陷,表情嚴肅,一進來便與整個富麗熱鬧的酒宴格格不入。
這便是荊州的典簽官——吳修之。
南朝多以宗王出鎮地方,尤其是軍府之州,刺史權力極大。為了加強掌控,監察諸王,故設典簽官以督之。
典簽品級低微,一般由寒門充任,但為朝廷委派,受天子直轄,權力不小。不僅有密啟專奏之權,還獲準定期還都,君前私奏,上查宗王之過,下糾官佐之失,故為眾官所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