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你去沒去謝府?”
“我去了!我去謝府做客,怎么了?!”王揚理直氣壯。
樂小胖揮舞手掌,比王揚更理直氣壯:“你滿荊州城打聽打聽,謝府什么時候允許男子做客了!!!”
此時樂湛派了轎子來接,當時叫“肩輿”,有兩人、四人、八人甚至二十人抬的形制。樂湛派的是四人抬的竹杠輿,裝飾雖然簡單,但最適合山路。
王揚上了輿,也不好再和樂小胖掰扯,只是嚴肅說道:“我就是正常做客吃飯,沒干別的,你別自己瞎猜,更別出去亂傳。”
樂小胖也上了輿,與王揚同時被抬起,一臉奸笑道:“懂的懂的,我嘴最嚴了。”
你懂個毛線啊!
......
綠木成蔭,野花爭秀。越深入山中,便越覺涼爽。
王揚一邊欣賞風景,一邊聽樂小胖介紹他家莊園。那時候稍微入流的世家莊墅,大多都兼具游賞與生產兩種功能。像那種在山中弄個房子,結廬而居;或者幾片稻田果林一圍;以當時士族的眼光看,根本算不上莊園。
南朝莊園講究的是個“含山帶水”、“百物自備”。前者要求風景,山川澗石,溪流草木,自棲可乘閑,交游則待客;后者則要求實用,糧蔬瓜果,桑蠶酒藥,自給能足用,興賣則收利。
別看樂小胖不太著調,但說起莊園景色、山中風物來,那可是得心應手。什么這片蜜房,六月采蜜;那邊是藥田,里面有蘡薁,可以釀山清酒;過了這片栗樹林,再向東走七里地,便是廬江何氏的莊墅。他家信佛,所以建了禪室和僧房,早上過去的話,還能聽到僧人念經聲。
一直西走,也就是兩炷香的路程,有一瀑布,兩面峭壁高達二十幾丈!前朝大明年間,朝廷出‘占山格’,規定各品級官員占山多少。這瀑布差點被充公!結果他家先祖連夜在瀑布上游隔出一片石堟水塘,放了魚苗,因為占山令有‘加功修作者,聽不追奪’一條,再加上他家先祖與當時南郡太守是好友,這才鉆了空子,留下這瀑布。只是水塘再往北就不是他家了,是人跡不至的荒林,據說里面有虎熊豺狼等猛獸,直通外山脈......
小胖說起這些駕輕就熟,是他從小聽慣見慣、也給客人講慣了的。算是“家學淵源”。王揚走這一路,看成片的山林園野都是小胖家的,沿途常有勞作的守園人、仆役僮客果農等向小胖行禮問候。這就好像把5a級景區那種國家森林保護公園,直接劃出一大片給私人,這回算是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什么是士族的家底。
樂小胖見王揚聽得新鮮,好奇問道:“你家沒山墅嗎?”
“沒有。”
“為啥不買?”
王揚雖然和樂小胖說過手頭緊,但樂小胖還是沒概念。在樂小胖眼里,王揚做著那么大的綢緞生意,然后還說手頭緊,那啥叫不緊?這家底絕對不一般啊!
王揚:為啥不買?是不喜歡嗎?扎心了......
“其實你有。”樂小胖一副了然的神情。
“這個真沒有。”王揚認真道。
“真沒有啊?”樂小胖坐起身,抻著脖子看王揚,仿佛在觀察王揚表情,確認他是不是在開玩笑。
王揚一臉無語。
樂小胖這才相信,又靠了回去,悠悠道:“但其實你還是有......”
王揚:???
小胖一臉賤笑:“謝家有,所以......”
王揚無了個大語,覺得小胖有惡趣味,總愿意拿他和謝星涵說事。這種情況你越躲他說得越來勁。要破這招,只能比他更賤。
王揚也賤笑道:“所以我準備和謝娘子說一下,你原來準備送的那首詩,怎么說來著?風起酒半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