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睿話不多,與王揚一樣,大多時候都在聽。但王揚時而接上一兩句,既承上,又啟下,有時點睛,有時助談興,給人一種參與感很強的印象,所以人人都覺得王揚不端架子,和大家聊得熱絡,反而宗睿讓人感覺有些疏離。
宗睿一來不慣閑談,二來憂心劉寅的事,抓住王揚做聽客的間隙,低聲問道:“你說,劉寅被你和柳憕這兩撥奇兵一打,會怎么辦?”
王揚略作沉吟:“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他是要退。”
“退?”
王揚摩挲著酒杯,悠悠道:“就是遁逃。所謂‘金蟬脫殼’也!”
......
獄署內,八個法吏分坐兩側,或寫文書,或翻案卷,神情凝重。另有八個小吏或抱卷軸,或捧律牘,在過道間來回奔波。
劉寅踱著步,時而口述行文,時而下達命令,語速飛快。
“......寅忝郡守,職司一方,夙夜匪懈,唯求境泰民安。突遇五官掾趙杰、禁防參軍丘英兩官上告,言之鑿鑿,驗之有跡,寅豈能坐視?遂依律緝查,以正國法。今查證既明,乃知此案烏有。全系趙、丘二人捏造妄作——”
劉寅說到這兒停住,問道:“永明六年,趙杰上告丘英的文書,和丘英訶詆的旁證,找到了嗎?”
一法吏舉手道:“大人,在這兒!”
劉寅吩咐道:“和邊郡蠻報與三年前交通蠻部案的卷宗一起裝匣。”
“唯!”
另一吏道:“大人,誤捕呈文畢。”
“讓郭備鈐印。”
那吏匆匆而去。
又一吏道:“大人,具結狀畢。”
“呈上來。”
劉寅快速看了一遍,說道:“把‘證驗不覆’改成‘無證驗可佐’。最后那幾句說我核查仔細,力求弭禍什么的刪掉!串聯士族這一句也刪掉,只說有奸人借機煽動學子,故為安定計,迅速結案。”
“是。”
劉寅回頭看向一吏:“繼續......”
那吏立即運筆。
“......此案雖由趙、丘二人爭功夸飾,勾連興造,然寅一不能早察,二失用人之明,亦不敢推諉塞責。江陵世家盤根,權柄交錯,寅雖竭力調和,然力有未逮,又念柳、王兩人因此案與寅結怨,此實非寅之本意......”
......
宗睿雖不沒聽過金蟬脫殼這個詞,但一聽便知其意,擔憂問道:“那怎么辦?”
王揚眸帶一分醉意、三分冷冽殺氣,兩指如劍一探,沉聲道:“窮追!”
......
一個武官快步入廳,額頭帶汗,神色慌張:
“大人,我們去遲了一步,趙杰、丘英已經被捕,聽說是巴東王親自下的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