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老丈。”
陸遠回身行了一禮道。
對于秋水翁的告誡,陸遠并沒有在意。
因為尋死的人是王勃,不是他陸遠。
王勃尋死,這純屬于是命途多舛。
九歲的神童,后又有四杰之首的美名在身,可以說王勃十八歲之前,真的是要多風光有多風光。
絕對可以說是少年得志了。
但一切也都毀在了十八歲的那篇《檄英王雞》之上。
在做出這篇檄文后,王勃的好運戛然而止,隨之而來的就是一系列的厄運。
先是被趕出王府,而后收留官奴曹達,結果因為怕事情敗露,他又把曹達殺了,直接就下獄了。
要不是運氣好趕上大赦,他估計有幾年牢蹲,但就是這樣他也連累了自己老爹,被貶去了交趾。
這次王勃就是剛從大牢出來,前去交趾的。
完全應了他那一句,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
滿腔的抱負,若不是大唐強盛造不了反,估計都得變成滿腔報復了。
畢竟眾所周知,大唐的長安,打進去,要比考進去容易........
..........
“我感覺這老者是個大佬啊!話說有知道王勃的嗎?我怎么沒聽說過這文人?”
“你沒聽過的多了,咱們連大唐皇帝都不了解,怎么可能了解一個大唐的文人呢?”
“嗯......怎么就不了解文人了,杜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還有杜甫的《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你可別提杜甫這家伙了,我特么就是讀了他的詩,才對大唐完全無感的。
他的詩里面,清一色的敗仗,偶爾不是敗仗就是老無所依的那種感覺。”
“沒錯,我也是這么覺得的。”
“唉,西出長安三萬里,回首望,依舊是大唐,何等強大的大唐,在老杜詩中,大唐弱的跟雞崽子似的。”
“混蛋,混蛋的杜甫,要不是他寫那樣的詩,我們倭國怎么可能去挑釁大唐啊!”
“前面的小鬼子,杜甫也是你能罵?”
“你們神州的人,不是都在罵嗎?”
“那跟你這蠻夷有什么關系?我那破爛學校都只有我能罵,別人罵,我都得跟他急,何況杜甫還是我神州的祖輩,豈能讓你這蠻夷之輩來罵?”
.........
翌日。
在漁村歇息一晚之后,陸遠清晨沿湖岸而走,尋找合適釣位。
靈感跟素材這玩意只能靠運氣。
但就算沒有,只要在閻都督辦的詩會上,寫出《滕王閣序》,想來及格肯定是沒什么問題的。
畢竟《滕王閣序》,絕對是扮演王勃打分的大頭,至于剩下的,那就看運氣吧。
“咦,柳樹掛桃花?我不會到桃柳林了吧。”
沒走多遠,陸遠就看到岸邊的一片柳樹之上,掛了一些紅色的剪紙桃花。
“事出有異,定有緣由。”
陸遠心中一凝,隨后尋找掛了紅花的柳樹朝里走去。
不多時,就看到一小屋,屋中一女子正在拿著剪紙往柳樹上掛。
見有人來,女子看了一眼陸遠,而后拿著籃子進了房中。
看到女子面容,陸遠也不由有些許驚艷。
“這........難道是艷遇?沒理由啊!王勃的資料我以前查過,好像沒有什么情情愛愛吧。
不過這漁村中住著一個姿色上等的女子,然后王勃又出現在這,難道真有點東西?”
見到女子進屋,陸遠不由呢喃了一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