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長慶二年,韓愈就接到了一個任務,前去鎮州傳旨,說服王廷湊。
這....幾乎是一個必死的活。
........
“退之,等你許久了,給我身鎧甲,要明光鎧。
對了,追云也要一套。”
對于出使的事情,韓愈并沒有告訴陸遠。
但當他出長安城后,卻見陸遠正在前方等著他。
“謹恭兄,我此去乃是奉陛下之命,盡臣子之節。
你一方外之人,何必呢?”
韓愈叫停使團,單馬上前小聲道。
“還記得《馬說》嗎?
你說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追云是千里馬,它的最大價值,就應該是在沙場上打出自己的名聲,而不是跟著我這閑云野鶴四處游蕩。
好了,現在回去取還來得及。”
陸遠捋了捋追云的鬃毛道。
“唉,也罷。”
韓愈看了看陸遠,最后點頭應道。
而后一個使團成員入城,沒一會,城中就送出來了一套明光鎧,以及一套全裝馬鎧。
使團一行人奔走數日之后,來到了鎮州邊境之地。
就在使團即將進入到鎮州境內的時候,一個傳旨的宦官從后面追了過來。
那宦官給了韓愈一封圣旨。
大概意思就是這一趟會很危險,皇帝也不舍得韓愈冒險,所以想要讓韓愈先在邊境處休整一番。
等有好的時機再去出使,若是實在沒有機會,那就回去。
“爾等止步,來人,備馬。”
韓愈接過圣旨之后,對使團成員開口道。
“這.....韓公何往?”
使團中一人有些不解的向韓愈詢問道。
“鎮州。”
韓愈拿著節杖,翻身上馬道。
“韓公,圣人之意,是要韓公暫待時機,韓公您這........這是要違旨嗎?”
使團之人連忙拉住韁繩,對韓愈開口道。
“止,君之仁,死,臣之義。
你等暫于此等候,這也不算是有違陛下旨意。
我此去,若死于叛軍之中,你等便回去上稟陛下。
駕。”
韓愈說完,一把奪過韁繩,直接朝鎮州而去。
“獨闖敵營,退之頗有霸王之勇吶,可惜沒有霸王之力。”
韓愈剛走出沒多遠,陸遠便跟了上去,追云的速度不是尋常馬匹能比的。
“謹恭兄,你還來作甚?”
韓愈回頭看了一眼陸遠道。
“你這書生只會講道理,而我,能讓他們和你講道理。
今晚就讓你看看,什么叫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陸遠手上不知何時多出來了一柄寒光燦燦的斷馬刀。
“我們是去談和,不是去開戰。”
韓愈語氣略有無奈。
這都什么人啊!想打仗想瘋了吧。
這次自己是有把握去談和,這一趟最多也就是九死一生。
可若是這陸遠真進去就開殺,那這一趟就是十死無生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