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士們,取將封侯,盡在此戰,殺!
神勇,開!”
沖到陣前,陸遠大喊了一嗓子,而后一頭扎入了敵陣之中。
高句麗的士兵,開始看著大隋天子朝他們沖過來,他們也是興奮的,這萬一運氣來了,蹭一下和大隋皇帝,回去之后,升官發財不在話下。
所以陸遠和高句麗的士兵算是雙向奔赴。
只是兩方接觸之后,高句麗的士兵就有點扛不住了。
陸遠手中的斬馬刀隨手一晃,那就是幾人被劈成數段。
而高句麗的士兵,或許好不容易才碰到一下陸遠,或是碰到一下追云,結果這一人一馬身上的甲胄完全無視了這點傷害。
加上神勇中鋼筋鐵骨的加持,即便是偶爾受到一點鈍器傷害,陸遠也是屁事沒有,追云那即便是受傷了,陸遠也是直接花費積分恢復一下,又是滿血復活的一匹好馬。
陸遠身前的高麗士兵,從一開始的驚喜,慢慢變成震驚,最后變成了恐慌。
而陸遠身后的禁軍,則是從一開始的慌亂,變成驚訝,最后變成了麻木。
好家伙,天子這么強的嗎?這強的有點不像人吶。
宇文述就更別說了,開始的時候,他瘋狂催動馬匹,緊緊的跟在陸遠邊上,想著萬一有陸遠應付不過來的情況,他也能及時給陸遠擋一下。
可當看到陸遠大殺四方的同時,還隨手將兩支從其他方向,朝他射來的暗箭抓在手上后,宇文述知道自己若是還這樣貼身跟著皇帝,就有點影響皇帝發揮了。
這不是保護皇帝,這是給皇帝添累贅了。
小半個時辰之后,高句麗大軍潰退,兩萬高句麗部隊,逃回去的估計不到八千。
陸遠帶著大軍,出現在了先前高句麗軍旗所在的山坡上。
可惜,讓乙支文德那家伙跑了。
甚至是將旗都沒能奪取。
“陛下,臣請罪。
因臣之私,致使陛下親率禁衛相救。
臣今得生,皆陛下所賜。陛下之恩,山高海深,臣雖粉身碎骨,亦難報萬一。
臣請陛下保重龍體,以天下蒼生為念,勿再涉險。”
沒多時,麥鐵杖來到了陸遠面前請罪道。
此時的麥鐵杖已經是傷痕累累,身上刀傷三處,箭傷七處,甲胄也早被血色染紅。
“以三千將士,足敵精銳兩萬襲擊,將軍何罪之有?
至于朕親上陣前,屬一時技癢,非將軍之事。
軍中軍醫呢?快領將軍下去歇息。”
陸遠下馬將其扶起道。
“稟陛下,先鋒軍中軍醫先前見陛下龍纛渡江,故同臣并肩擊敵,中一流失.......”
麥鐵杖低頭應了一句。
“王告,帶將軍下去治療。”
陸遠點了點頭,也沒多說。
先鋒軍中不可能只有一個軍醫,但麥鐵杖既然特意提起,那就說明這個軍醫和他關系不淺。
這才讓麥鐵杖顧不得先包扎傷口,特意在他面前提一句這個軍醫的事情。
不過這點小心思,陸遠也沒在乎,無非就是給這軍醫多賞點的事情而已。
.........
“先鋒被圍,皇帝帶頭沖陣相救,好家伙,這三千先鋒軍活下來的人,以后絕對是義父的死忠了。
這誰扛的住啊!”
“三千人?這二十萬人有一個算一個,只要見到這一幕的,日后都是義父死忠。
皇帝什么身份?士兵什么身份?就算是有一個先鋒將軍,相對于皇帝來說,也就是一個可隨便任免的人。
為了三千人,皇帝能犯險相救,這種皇帝我能跟到死。”
“唉,他們都以為這是義父犯險相救,實則只是義父手癢想砍人而已。
你們發現沒有,義父自從扮演了耿恭之后,格外喜歡上陣殺敵。
也就劉禪那一次,義父沒有沖陣,但也一直在陣前,其他幾次,基本上都有義父一人破陣的劇情。
就連休閑模式扮演李愿,義父也沒忘了砍一番。”
“唉,耿恭那次絕對是義父的痛,三百并肩作戰的人,一個個死在自己面前,援軍來的時候,還有二十六人,結果只有十三人回去,可惜了。”
“其他皇帝親征:這次的敵人有點難辦,必須要拼一把了。
義父扮演皇帝親征:對方該拼一把了,運氣好說不定還能跑。”
“跑?往哪跑?兩路包抄,跑也只能跳海了。”
.........
“陛下,前方便是遼東城了。”
三日后,浮橋穩固,大軍全面渡過遼河,先鋒從麥鐵杖換成了宇文述。
行軍兩日,大軍便來到了遼東城外。
看著遠處的遼東城,副將于仲文對陸遠開口道。
這老將軍看向遼東城的目光中,帶著一絲炙熱。
“老將軍也想上前?”
陸遠看向于仲文開口詢問道。
“臣不離陛下半步。”
于仲文看了看遼東城,又看了看陸遠,而后躬身一禮道。
軍功他想要,但這皇帝得看好。
雖然先前那一戰中,皇帝之勇,堪比昔日霸王,可君子不倚危墻,他可不想皇帝再去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