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元:什么寶貝?
嗖嗖嗖嗖.....”
“不是,這高元是不是太天真了些?這都大軍壓境了,還信來護兒的話?這不找死嗎?”
“就是把你我放到那種地步,你我也會相信一下的。
三十萬大軍即將兵臨城下,信,或許有那么一點點機會活。
不信,幾乎是必死的。
就和落水的人一樣,他們會抓住每一根稻草,即便是那稻草無法救命,他們的本能也會驅使他們抓住那根稻草的。”
“確實是這么個道理,來護兒那番話確實不高明,但也真給了高句麗一根救命稻草。
只是高元賭輸了,來護兒扔出來的不是救命稻草,而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
十月上旬。
陸遠所率領的大軍和來護兒的大軍會合。
三十萬大軍包圍了高句麗王城。
兩路大軍會合之后,陸遠象征性的補發了一篇檄文。
而后就讓大軍準備攻城。
可攻城還沒開始,高句麗王都城墻上便已經是白旗飄飄。
高句麗降了。
“高句麗素來奸詐,多行詐降之事,不予理會,繼續準備攻城事宜。”
高句麗王城之下。
看著高句麗城墻上的降旗。
又看了看身邊將領,最后掃視了一圈自己能看到的士兵。
見到這些將領和士兵臉上,都沒有太多喜悅之色后。
陸遠直接下達了命令。
對于將士們這種表現,陸遠是清楚的,不管是將領還是士兵,他們都渴望軍功。
特別是在軍隊重組,軍功改制后,將士對軍功的渴望就又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而降軍,雖然也算軍功,但這個軍功是平分的。
比如這次如果接收降卒的話。
那就是三十萬人平分這份軍功。
雖然大家都有份,可大家都不多,將士們更喜歡拼一下。
可惜,這次高句麗真不是詐降,甚至連詐降的心都沒有。
在白旗打出一天后,見隋軍沒有派人前來受降,高句麗王城之內出現了一次暴動。
當天下午,高句麗王城四門洞開,一件件武器甲胄被高句麗人從城墻上扔了下來。
而后就是一群文武大臣捧著一個個帶血的托盤,從王城之中走了出來。
這些托盤之上,有高元那略有些腐爛的首級,有乙支文德新鮮的首級,還有一些主戰大臣的首級。
都這樣了,陸遠還不接受高句麗的投降,那就有些不講道理了。
于是,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大隋接受了高句麗的投降。
并對高元之死進行了細致調查,先是找到了那支讓高元斃命的箭矢。
根據箭矢上的編號,很快就找到了箭矢的主人,魚俱羅。
不得不說,這老將軍有點東西,而且運氣也不錯,一百多米的距離,一箭讓高元斃命。
在調查的時候還發現,這一箭,是擦著護心鏡的邊緣,斜穿入護甲,最后扎入了高元心臟之中。
一時間也不知道是高元的運氣差,還是魚俱羅的運氣好,反正魚俱羅因這一箭被封了定遼王,封地百里。
至于其他給高元造成傷勢的箭矢,陸遠也讓人一一找到對應的主人,紛紛進行了封賞。
嗯,高元在那一波箭雨下,已經被射成刺猬了。
身上足足中了十七箭,即便魚俱羅那一箭沒有射入他心臟,估計也難救活了。
大業三年七月上弦,帝率三十萬大軍出發,遠征高句麗。
大業三年十月下弦,高句麗平定,斬敵三萬余人,俘敵六十七萬,以大船運回大隋,魚俱羅誅殺高元有功,封定遼王,封地百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