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遠的這次出使,雖然打亂了一些秦國的布置,甚至于讓始皇帝和燕國太子丹之間,也出現了一些隔閡。
讓趙國吞下燕國一些城邑,變強了不少。
但這些對于始皇帝來說,都是小事,都不算什么。
區區秦燕之盟,沒了也就沒了,當今大世,只要自己夠強,那就不會缺盟友。
這次盟約失敗,還會有下次的。
趙國因此變強些許,那也強不到哪里去。
長平四十萬趙卒的死,不是幾座城邑能恢復的。
至于燕太子丹,那在始皇帝面前,區區私情而已,就更是小事了,都不值得一提。
重要的是,呂不韋經過這次事情之后,對朝堂的掌控力度會下降很多。
始皇帝等這個機會,已經等了三年了。
這三年來,呂不韋雖然在朝廷之上,也有些跋扈之舉。
讓許多人不滿,但那種不滿,卻不足以讓始皇帝趁虛而入,不足以讓始皇帝掌握權力。
但這次不同,因為在陸遠出使之前,秦國都已經做好了開戰準備,大秦的將士,都在等著秦燕會盟,夾擊趙國。
只要這仗一開打,那么所有人都將收獲到利益,但是,始皇帝并不能收獲什么利益,甚至于還會讓呂不韋的聲望更進一步提升。
可讓始皇帝沒想到的是,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陸遠,。
一趟出使趙國,不但為秦國奪回了五座城池,更是讓秦燕合擊趙國的戰機蕩然無存。
如此一來,這件事情的得利者,就只有呂不韋和陸遠兩人了,陸遠還是呂不韋的門生,養子。
這一套下來,落在大秦其他人眼中,大家的想法可就多了。
這明明一個大家一起分的蛋糕,甚至開始的時候,都已經打算給你呂不韋分大頭了。
結果你呂不韋不聲不響的就一口獨吞了?這誰能想得清?
呂不韋必然會因此遭到大秦武將集團的排擠,如此一來,始皇帝也就可以趁此收壟軍權。
只要時機一到,此時這個權傾朝野的呂相,到時候也不過就是他始皇帝隨意安置的人罷了。
所以,始皇帝這次對陸遠那是大加封賞,一來是始皇帝確實高興,二來,也是通過這種封賞,讓武將集團更加的憎恨呂不韋。
至于陸遠,或者陸遠扮演的這個甘羅,不過是棋子罷了,最后如何,誰又在乎呢?
“唉,難怪十二歲拜相的甘羅,此后便在史書之上銷聲匿跡了。
原來是棋子失去了作用,聰慧也不過些許小聰明罷了........”
出了秦王宮后,陸遠不免嘆息了一聲。
大爭之世,不管是人還是國,這一切的背后,都有著無限的算計。
稍有不慎,便會淪為他人手中的棋子。
“還是秦王識貨,十二歲被封上卿。
那這甘羅長大還得了?”
“瞧瞧人家的十二歲,再看看現在咱們的十二歲,古人牛啊!!!”
“別說了,別說了。
我十二歲還在想著怎么才能從家長手上弄點零花錢。
甘羅十二歲,都已經能想辦法去其他國家弄點領土回來了,人比人,真得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