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畫面轉變。
大漢一月時間過去。
大漢朝堂之上,漢武帝端坐在上。
大殿中央是衛青,李廣,公孫賀,公孫熬四人。
此時除了衛青之外,其他三人都是低頭不語。
其中李廣和公孫敖兩人,更是被換上了囚服。
“四萬大軍出擊,折損一萬七千精銳,就給朕帶回來七百敵軍首級?”
漢武帝一拍桌案,臉色陰沉的可怕。
漢承秦制,所以在大漢,皇帝是不會管你在外面殺了多少敵軍的,大漢的史官也不會管這個。
大家關注的只有一個,你從外面帶回了多少敵軍首級。
帶回來的首級,才能算功,沒帶回來的,那你殺再多,也算不了功績,甚至有了損失,還會按照戰敗處理。
而想要帶回首級,那最重要的,就是得打勝仗,還得是大勝才行,不然的話,敵軍怎么可能讓你去收首級呢。
總之,大漢的軍功,就一句話,不是全勝就是敗。
所以,這次出擊,不管李廣和公孫敖的部隊在外面換了多少敵人,領軍的將領都是無功的。
李廣和公孫敖也是知道這個,雖然在奏書上,他們已經將戰事的來龍去脈都和漢武帝說了。
但現在他們也不能反駁天子。
漢武帝在發泄了幾句后,也沒有再多說什么。
擺了擺手后,一個太監拿出了一卷圣旨。
“
車騎將軍衛青,此次奔襲萬里,直搗匈奴龍城,斬首七百余級,封關內侯。
公孫賀無功而返
李廣,公孫熬,戰敗而歸,論罪當斬,贖為平民.......”
(史書上并沒有記載李廣和公孫敖這一戰的戰績。
只寫李廣基本全軍覆沒,公孫熬損失七千騎兵。
但這一段篇幅也不是全瞎編的。
比如李廣,那確實是受到了三面包圍。
另外依照漢軍的裝備,以及漢武帝后面對他們的態度,可以推斷出,他們這次的戰績應該不會太差。
要是戰績太差的話,即便漢武帝讓他們贖買死罪,也不會讓他們繼續統兵了。
漢武帝時期雖然將才有點少,但也不是沒有,程不識這會也還在呢,那可是一個比李廣治軍嚴謹許多的人。
也就是說,不管是李廣還是公孫熬,在這次出擊中,最少也換掉了對面差不多的人數,或者更多的人數。
只是沒有獲得全勝,沒有把敵軍的首級帶回來。
不然的話,漢武帝估計是不會讓他們贖買死罪的。
另外,漢朝對于死罪贖買是有兩種方法的,一種是六十萬錢,若是拿不出錢的話,那就參考太史公。)
“這有點離譜了吧,李廣和公孫敖,確實是有點算敗了一點。
但好歹也拼殺了這么多敵人,怎么就還死罪了呢?”
“你不看后面那句?贖為平民,死罪還讓贖,那就說明漢武帝其實也知道他們有功勞,但這功勞沒達到漢武帝的要求罷了。”
“衛青一隊,直接把人家祭祖的地方給燒了,結果在漢武帝口中,就成了區區七百首級。”
“古代嘛,這很正常的,你沒帶東西回來,軍隊也沒了,皇帝怎么知道你到底是真贏還是假贏?取證太困難了。”
戰事結束之后。
大漢和匈奴短時間內并沒有再次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