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大王,大王,漢軍打來了,漢軍打來了.......”
就在此時,帳外一人闖了進來匯報道。
“放屁,漢軍明明在百里之外,他們飛來的?
婁煩,是不是你軍中有人嘩變?”
白樓王對來人罵了一句后,看向婁煩王問道。
“大王,真的是漢軍打來了,有東面來的,有西面來的,還有北面來的,唯獨沒有南面來的。
另外北面黃河上有大火,漢軍打的是衛字旗。”
(黃河古道。)
前來匯報的匈奴人再次解釋道。
“衛字旗?北面?是衛青,一定是衛青了。
衛青怎么會從北面來?右谷蠡王,右賢王他們的人是干什么吃的?
還愣住干什么,迎戰,迎戰。”
聽到漢軍自北面而來,又是那個喜歡偷家的衛青帶隊后。
婁煩王和白樓王已經信了大半。
當今下令讓軍帳中一眾將軍出去組織軍士迎戰。
在一群將軍出帳迎戰之后,兩人各領一部親信,沒有任何猶豫,迅速出逃。
高闕,匈奴大寨之中,漢軍手持火把,從高空俯瞰,如三條火龍撞入匈奴大寨。
最后三條火龍匯聚一處,整個匈奴大營快速被火龍貫穿,無數營帳被漢軍路過之際隨手點燃。
匈奴人的哀嚎之聲,響徹曠野,數十里之外的黃河岸邊,都能隱隱聽到匈奴哀嚎之聲。
數個時辰之后,天光破曉。
匈奴的高闕大寨,已然只剩下一片廢墟。
匈奴兵馬除了部分趁夜色逃走之外,剩下的不是被漢軍斬殺,就是被大火燒死。
“將軍,白樓王和婁煩王兩人已率隊逃逸過河,末將兵寡,只斬獲百余人,未能留下兩王。”
就在衛青令人收攏匈奴降卒,并割取敵軍左耳計數戰功的時候。
負責燒毀浮橋的張次公,此時前來匯報道。
“跑了便跑了吧。
蘇建,你領三千兵馬,封鎖黃河沿岸,以防匈奴南下。
趙信,李蔡,李沮,張次公,你們四人各統一千兵馬,收攏河套所有牛羊。”
對于張次公沒有攔住匈奴兩王的事情,衛青并沒有太在意。
他們昨夜萬人沖寨都未能俘獲這兩人,張次公手上就一百人,能有所斬獲就不錯了。
“是,將軍。”
幾人紛紛領命而去。
“好,好啊!衛青打的好。
詩不云乎,“薄伐玁狁,至于太原”,“出車彭彭,城彼朔方”。
今車騎將軍青度西河至高闕,獲首虜二千三百級,車輜畜產畢收為鹵,以三千八百戶封青為長平侯。
遂西定河南地.......捕伏聽者三千七十一級......驅馬牛羊百有馀萬,全甲兵而還,益封青三千戶。
另青校尉蘇建有功,以千一百戶封建為平陵侯,使其遷民十萬,筑朔方城。
青校尉張次公有功,封為岸頭侯。”
長安,漢武帝在看到衛青的戰報之后,不由大笑道。
一份圣旨給衛青兩次分封,先封侯,賞三千八百戶,而后又增封三千戶。
足以見漢武帝對衛青的重視了。
就連跟著衛青出征的兩位副將,蘇建因沖陣封侯,張次公那更是只點了個火,阻攔了一下匈奴兩王,卻也因此封侯,只是他這侯只有名,沒有食邑,相當于是一個關內侯。
但就是這樣一個沒有食邑的關內侯,那也是李廣一生難求的目標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