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公孫敖的話之后,衛青心中一沉,都這時候,李廣還沒過來,那九成是迷路了,但衛青還想搶救一下李廣,盡量的想要找補一番。
畢竟這是李廣的最后一戰,無功肯定是無功了,封侯也是癡人說夢。
但最少,也不能讓李廣帶罪離職不是。
他身為大漢的大將軍,不管李廣和他私交如何,此時都是他的部下。
衛青是有必要維護一下李廣的。
況且,漢武帝也不會想讓一個為大漢征戰一生的將軍帶罪離職。
因為這種事情很影響大漢士氣的。
一個為大漢打了五十來年仗的將軍,還是一個頗有名氣的將軍。
最后落一個帶罪之身離職,這說出去,對誰都不好。
“大將軍,如今戰場已經打掃完畢,俘虜的戰俘,牛羊也全部安排妥當,您看大軍何時班師?”
在聽到衛青的話之后,公孫敖也識趣的沒有再去說李廣,而是將話題轉移到了大軍之上。
“明日班師回朝。”
衛青思量了片刻后下令道。
為了等李廣,他已經拖延三天了。
大軍在外,每天消耗的物資,那都是天文數字。
每多耗一天,就要多消耗一天物資。
為了李廣一人,繼續等下去是很不明智的。
于是,衛青沒有繼續等待的打算了。
六日后。
衛青率大軍,帶著俘虜,穿過大漠。
大軍終于是和李廣的部隊遇上了。
在這個地方遇上,是衛青都沒能想到了。
可遇都遇到了,那該走的流程終究是要走的。
于是衛青就派出軍中長史前去詢問李廣此次的一些事情。
而且這長史去的時候,那也是很客氣的。
是帶著衛青給李廣準備的酒菜去的。
雙方推杯換盞之后,長史借著酒勁,將漢匈此次作戰正面戰場的情況都跟兩人說了一番。
甚至包括衛青三天不在大營的事情也說了一番。
最后臨走之際,才順便的詢問了一下李廣和趙食其一部的情況。
說是衛青要寫奏折上去,需要知道他們一部人馬這段時間的事情。
按照衛青的意思,那就是李廣在聽完這一切之后,但凡動點腦子都能想到解決辦法。
只要李廣這邊給出一個看的過去的解釋,那這事情也就算是過去了。
畢竟李廣的迷路,其實對這次作戰來說,并沒有太大的影響,而且李廣一部,也沒有損兵折將之類的。
有沒有李廣在,結局差不了多少,因為匈奴單于不是往東跑的,就算李廣到了指定位置,他也不可能截住匈奴單于。
所以這事情只要說的通,說的過去,即便是一些細節說不明白,那也不會有誰去揪著他李廣不放。
若真想處理李廣的話,那長史過去,就不會帶酒菜了。
(這是漢書李廣傳原文,可以看出,衛青一開始是真打算給他搪塞過去的。)
可是李廣他腦回路不正常啊!
他認為衛青派長史過來對他說的這番話,是想要把單于跑掉的鍋甩給他。
于是,次日李廣就來到了中軍大帳。
而且他還不是私下去找衛青,而是當著所有將軍的面,直接就說這次東路部隊的迷路,是他李廣的錯。
所有的罪他一人擔,跟他手下的校尉沒關系,跟趙食其沒關系。
一番話下來,衛青懵了,公孫敖公孫賀等幾個將軍也懵了。
好家伙,這一番話下來,李廣是徹底沒法救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