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你逞一時之能,豈有今日之事?
你既不愿為大秦驅使,不愿拱手于扶蘇之下,為何要取這功名?
當下陷入此等境地,你以為扶蘇會讓你我輕易脫身?
你以為就你蠻力,真能刺殺扶蘇不成?
我知你萬夫之勇,可面見扶蘇之際,你一無兵刃,二無甲胄,你能翻起什么浪花?
憑你的蠻力,又能殺幾人?
現在之勢,要么去滅匈戰場上搏殺一個君侯之位回來,徐徐圖之。
要么,你我叔侄葬身于這咸陽城中,項家被大秦通緝。
你爺爺之仇,楚地滅國之仇,永無得報之日。
反正叔父我已經老了,論勇武,我不及你萬一,論謀劃,當下身陷此境,我也已無甚謀略,至于這一條命,昔年亡國之日,便早有殉國之心。
項家往后如何,都看你了。”
項梁聽到項羽的話后,訓斥了項羽兩句,而后直接擺爛了。
“叔父,這........可丈夫行事當堂堂正正,我若為此舉........”
即便是項梁用整個項家之仇,甚至是楚國之仇來綁架項羽。
項羽還是不愿行這種事情。
在他看來,要報仇,那就應該是堂堂正正的去報仇。
吃著大秦飯,還造著大秦的反,他仍舊無法接受。
“你......你糊涂啊!
昔日勾踐為復國仇,臥薪嘗膽,難道就不是大丈夫嗎?
昔日伍子胥為雪家恨,昭關白發,乞食吳市,豈非真丈夫?
當年孫臏蒙臏刑之恥,吞穢詐癡,暗藏鋒芒,怎能不謂大智大勇?
你所謂的大丈夫,不過是莽夫之舉。
真正大丈夫,大豪杰,應當能屈能伸。
況且,扶蘇雖為秦帝,但其母乃是當年華陽夫人引入秦宮的楚國王室女。
你拱手于他之下,也算是行楚臣之禮了。”
項梁見項羽似乎有那么一點動容之心,只是心中糾結這行事不夠大丈夫后。
連忙例舉出了勾踐,伍子胥還有孫臏這三倒霉蛋的事跡。
主打的就是一個行為正義。
并且還給扶蘇的生母,安上了楚國王女的名頭。
為了就是讓項羽心中不要膈應。
只要項羽能夠接受這些事情,真正的去為大秦效力。
以項羽的能力,若是扶蘇不猜疑的話,項梁認為項羽去搏一個君侯是沒問題的。
嗯,項羽同意也不過就是這計劃的第一步而已。
能否真的將計劃執行下去,還要看扶蘇這個秦帝,會不會對他們起提防之心。
若是扶蘇見他們是項燕之后,開始提防他們,那這計劃也得流產。
聽完項梁的話后,項羽沉默了。
說實話,項羽雖然有點莽,但他不是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