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時間一晃而過。
兵法儒三家的三十人,也均是提交了自己的答卷。
有針對匈奴戰事上的圍剿計劃。
也有主張多線突襲,步步蠶食,以國力拖死匈奴的計劃。
有極為冒險,主張以奇兵突進,直取匈奴王庭的。
還有結合時事,趁此時匈奴冒頓單于弒父之際,挑撥匈奴各部關系的計劃。
也有驅使東胡,大月氏,對匈奴進行圍剿,大秦冷眼觀虎斗的計劃。
只能說這一群人,在點子上是一個比一個臟。
大多數計劃,主打的就是一個無所不用其極。
嗯,很正常,畢竟戰國剛剛結束,經歷了戰國幾百年的火拼,什么陰謀詭計沒有在七國戰場上演過。
大家多少也都聽聞過其中手段。
當然,也不是沒有講道理的。
其中就有一篇主張懷柔政策的。
主張的是教化為先,教化一部分匈奴人,在讓這一部分匈奴人去對付剩下的匈奴人。
“這韓信居然主張以奇兵制勝,嗯,這倒是讓人頗有些意外。”
看完這三十份計劃書后。
陸遠將眾人的涂名處撕開,而后對應名字看了一番內容。
先前陸遠也是怕自己因喜好,漏掉了一些英才,所以才讓他們交卷的時候,進行涂名處理。
事實證明這玩意還真有用。
前面看卷的時候,他還以為用多線突襲,或者是戰略圍剿這其中之一是韓信的答卷。
畢竟以歷史對韓信的記載。
韓信是很擅長大兵團作戰的,比如那句韓信用兵多多益善,就是這樣來的。
卻不想,這韓信的答卷,竟然是一份以奇制勝的答卷。
嗯,也挺正常,仔細想想的話,韓信也就是在對付項羽的時候,需要調動大兵團作戰。
至于其他戰斗,比如兩年掃滅魏趙代燕齊五國的時候。
韓信大部分戰斗都是以少打多的情況,而且還是進攻方。
進攻速度也是以快為主。
不過在面對項羽的時候,韓信是真沒辦法以少打多了,因為項羽真的能用個人武力來左右戰場局勢。
多打少一個不留神,都得項羽帶人打垮,何況是少打多呢。
也是因為項羽太強,這就襯托出韓信之前的對手太弱,導致韓信先前的戰斗,沒有太大知名度。
也給大家留下了韓信只擅長大兵團作戰的錯覺。
“陳平這家伙倒是一如既往的陰險,而且對事實了解也足夠多。
在這咸陽城中,還能了解到匈奴冒頓單于弒父的消息。
是個搞情報,搞離間的好手。
蕭何也是個人才,從他的履歷來看,可沒接觸過什么作戰。
但這后勤規劃,人數安排基本沒有什么大紕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