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了出塞的王昭君。
“一回望月一回悲,望月月移人不移。
何時得見漢朝使,為妾傳書斬畫師。”
一首《昭君曲》罷,崔國輔忍不住吟唱道。
“呃......你們唐朝人真把詩詞當朋友圈發是吧,聽首曲子就能作詩?”
“看義父扮演漢使前,昭君真苦,看義父扮演漢使后,昭君?嗯?昭君是你能叫的嗎?叫單于!”
“王昭君和解憂公主還是有不同的,解憂公主再怎么說那也是公主出身,遠嫁也就是烏孫而已。
王昭君不過就是一個宮女,她能得到的資源還是有限的。”
“何時得見漢朝使?好家伙你確定是要傳書斬畫師?難道不是斬單于嗎?”
“漢使:嗯,讓我瞅瞅怎么個事,看完了,死這!”
“別說,這曲子是真悲怨啊!”
“走,去見見這彈奏之人。”
一首琵琶曲罷,崔顥轉身朝外走去。
他也想去看看到底是何人在此演奏。
很快,一群人便走了出去,陸遠思量了一下,也跟著走了出去。
出了百花樓,一女子便出現眾人面前,看上去,女子應當也就是花信年華。
女子身材高挑,膚色白皙,姿態豐腴,身著白裙,裙腳處染了不少泥塵,半抱琵琶。
雖就樣貌而言,女子姿色也只能算作上乘。
但她那眉宇間有著一抹散不去的憂愁,加上她身上獨有的韻味。
讓人覺得,這女子頗有仙子臨凡之感。
“敢問方才的《昭君曲》可是姑娘所奏?”
崔顥見到這女子之后,也不由為之驚艷了一下。
隨后開口詢問道。
“正是,敢問公子可是崔顥崔伯玉?”
女子點了點頭,而后對崔顥發問道。
“正是在下,姑娘今日再次奏樂,應當是與在下有事相談吧,可請姑娘入內一敘?”
崔顥點了點頭,而后對女子邀請道。
“多謝公子。”
女子抱著琵琶對崔顥微微欠身,而后跟著崔顥走入了百花樓中。
“姑娘有故事,貧道有酒,可否多一位聽客?”
入到百花樓中后,女子和崔顥欲往樓上而去。
陸遠突然開口道。
“敢問高人是?”
見到有人攔路,崔顥上前對陸遠行了一禮詢問道。
“一閑散道人罷了,游歷世間,就愛聽些坊間故事。
今日聽聞姑娘所奏之曲,便知姑娘心中多有故事。”
陸遠回了一個道揖道。
“既然道長想聽,那便請吧。”
女子也不在乎多一個聽客。
幾人入到二樓。
“此乃貧道昔年暫居峨眉之際,猴群藏百果,天地釀成的猴兒酒,一滴酒有百果之香,諸位,請。”
入座之后,陸遠取出一壺酒,給三人滿上一杯后道。
“嘶,世間竟真有猴兒釀?”
嗅著杯中的果香,崔顥和崔國輔兩人連忙淺嘗了一口,瞬間眼睛都瞪大了幾分。
便是那女子,聞到這酒香之后,眉宇間的憂愁似乎都減緩了幾分。
門外,一群偷聽的清倌人,也爭相朝房內看去,似乎也想嘗一嘗這猴兒釀。
一杯飲罷,陸遠再次給幾人滿上。
“不知姑娘尋在下所為何事?”
在嘗了一杯之后,幾人也算克制了對美酒的欲望。
崔顥此時看向女子詢問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