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也確實是在說他李白自己,眼睛瞎了,居然真把你李京之當真君子了。
通篇下來,隱晦的話語有很多,比如什么昔徐邈緣醉而賞,魏王卻以為賢。
無鹽因鬼而獲,齊君待之逾厚。白妄人也,安能比之?
反正通篇下來,多以謙卑為表,傲骨為里,嗯,甚至的不能說謙卑為表了。
因為李白開篇第一句,他說自己是可笑人,第二句,他就覽千載,觀百家,至于圣賢了。
那狂傲之氣,都要透紙而出了,知道的他在寫告罪書,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在裝呢。
同時整篇文章,也引用了大量的典故,展現了他李白的才學,同時也證明了他前面說自己覽千載,觀百家的事實。
行文之間,時不時的還藏上那么一兩句暗諷的言語。
但藏的都挺深,縱然是李京之發現了,可那表面意思也說的過去,李京之也沒法發作。
若是李京之發現不了,那其他人看了這文章后,就更發現不了了,因為他人若是不知道緣由的話,只會認為這恭維之語罷了。
“好啊!好一個李太白。
用詞典雅,行文狂放,引用典故如數家珍,妙,妙啊!”
看完李白這一篇文章之后,李京之都有些忍不住拍手叫好了。
“大才,太白乃當世大才啊!”
馬正會也跟著附和道。
“二公謬贊了,白此文不過真心所述罷了。”
李白很是客氣道。
再回宴上后,李京之和馬正會對李白的態度顯然要好上了許多。
不過此時宴也到了尾聲。
不多時,宴席散去,陸遠跟李白兩人,被李京之安排車夫送回了客棧之中。
李白這沖撞長史一事,也就此落了尾聲。
不過李白的才名,也算是在這安陸地界初步打響了。
“我怎么感覺,李白這文章有點暗諷呢?是我這段時間學雜了,有點胡思亂想了嗎?
按理講,李白這種大拿的暗諷,我這種小嘍嘍應該看不出才對啊!”
“明顯有暗諷啊!
當然,你能看出來,不是因為你有多厲害,只是因為你知道前因后果,你知道李白開始的時候,是把李京之當君子看待的。
所以你才能看出蛛絲馬跡,不然的話,你只會覺得李白挺能吹捧。”
“唉,李白開始的時候,明明已經備好了告罪書,現在卻要現場再寫一份,這不擺明了,是對李京之有所失望嘛。”
“李白:丹丘生,這長史,可當真是真君子啊!
義父:我就笑笑。”
“嗯?師尊竟在此隱修?”
數日之后,陸遠突然得到了一個訊息。
一個小道士找到了自己,說是紫陽真人要見自己。
直到此時,陸遠才知曉這紫陽真人居然在這安陸隱居。
在知曉此事之后,陸遠當即和李白二人隨道童前往拜見了胡紫陽。
“徒兒不知師尊在此隱修,少來覲拜.........”
見到胡紫陽之后,陸遠行了一個弟子禮道。
“丹丘,你何時染上了這些紅塵氣息?”
只是陸遠的話還未說完,便直接被胡紫陽打斷了。
“奇哉怪也,丹丘,你如今這命數,為何如此縹緲?”
而后胡紫陽又仔細端詳了一番陸遠,不由皺了皺眉頭。
“師尊,常言道,命理無常,或許弟子只是經歷的事多了些罷了。”
陸遠微微一驚,隨后辯解了一句道。
不得不說,這些在古代被官方認證為神仙的道士,那還真有點東西。
“或許吧。”
胡紫陽皺眉點了點頭,又認真的看了看陸遠,最后卻也沒有再多說什么。
他并沒有在陸遠臉上看出什么端倪。
只是隱隱有些感覺,加上,陸遠行事話語的變化,與出師之前較大,這才讓他覺得不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