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不感慨著這長安繁華。
但陸遠對這長安卻是興趣缺缺。
游玩幾日之后,陸遠便以探訪終南故人為名,與孟浩然分別,前往了玉真公主的道觀之中。
孟浩然倒是也沒多做挽留,只留下了一句春闈之后定去相訪,兩人就此別過。
“義父終于是離開了李白,短時間內應該不會有太多詩詞了。”
“你瞅瞅義父去的是哪!長安啊!多少大唐才子聚集之地,你說不會有太多詩詞?”
“沒事,從義父這次扮演的表現來看,這一時間段作詩最強的,應該就是李白了。
現在義父離開了李白,那其他詩人即便有些作品。
估計也就是二三流之作,義父雖然能獲得積分,但是,這些作品我們不要背啊!”
別說,還真是這么個道理,即便是其他詩人,如崔顥一般,那我們要背的,也就那么一兩首成名作。
跟李白這種一比,確實是強上不少。
“喲,是什么風,把本公主的師弟給吹來了?
某人說,再來的時候,可是要為本公主引薦俊才的呢?
怎么又空手來了?人呢?”
再次見到陸遠之后,玉真公主輕笑道。
“呃.......那俊才另有它事,今日是來不了了。
師弟我這段時間也是被師尊抓去了隱居之所,潛修半年,這不,剛出來就想到了師姐嘛。”
陸遠隨口辯解了一句道。
“多少人想隨師叔潛修都沒那機緣,你還跑出來?
與師姐說說這些年的趣事,師姐過些時日也想去游歷一番,就是不知天下有何趣事。”
玉真公主看著陸遠有些好奇的詢問道。
“這幾年來,倒是還真有些趣事.........”
陸遠將這幾年來,與李白同游時所見之景跟玉真公主描述了一番。
“這李太白,當真是有些詩才,不過這百姓之事,也是頗為有趣。”
在聽完陸遠的講述之后。
玉真公主不由點了點頭,對李白有了那么幾分認可,同時也對外界有了幾分好奇。
728年的春闈結束之后,孟浩然首考落榜。
這讓孟浩然有那么一點不悅了,以他的才學,怎么就會落榜呢?
于是,這個年已四十的孟夫子,也是狂傲了一次,直接就去了太學踢館。
在孟浩然題詩一首之后,滿堂皆服,為之擱筆。
至此,孟浩然那是一戰成名,即便是不怎么問世事的玉真公主,都得知這來自長安城中的消息。
“師弟,你這次帶來的人,倒還當真是個大才,怎不引來與本公主一見?
莫非師弟真以為,你師姐舉薦人才,是重貌不重才?”
在得知孟浩然與陸遠的關系之后。
玉真公主找到陸遠詢問道。
“師姐,你這可就誤會我了,孟夫子腹有經綸,在他看來這科舉功名,不過是唾手可得之物。
春闈尚未開始,我便讓師姐舉薦,那未免也太小看孟夫子了。”
陸遠解釋道。
“那如今之際呢?”
玉真公主看向陸遠道。
“嗯,師弟還是走一趟吧。”
陸遠想了想開口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