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這皇帝做的也不錯啊!
才第一次見面,就這么隆重的接待了李白。
還讓李白跟在身邊,這妥妥的明君之舉了。”
“嘖嘖嘖,我算是知道什么叫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了。
前面李白求官那么久,硬是沒有一點點機會為官,哪怕是最小的官職,他都沒能求到。
結果這次入長安才多久,半個月,僅僅半個月,甚至于李白的那狂傲性子都快磨完了,結果就一步登天了!”
“其實,這也不能算是李白運氣好吧。
主要還是李白有能力。
首先,他才華足夠高,能夠讓李隆基對他有興趣,能夠讓玉真公主和賀知章兩人一同舉薦。
其次,他經歷的事情,游歷的地方也足夠多。
底層社會,底層官場,還有底層的學子他都見識過了。
所以李隆基詢問他的時候,他基本都能對答如流,這都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
若沒有這么多年的積累,他估計也不能得到這般重用!”
“好啊!好啊!他李太白可算是當官去了。
凡是詩人,當了官可就沒太多精力寫詩了,前面的崔顥就是一個很好例子。
現在李白天天要跟著唐玄宗,估計他也沒太多精力寫詩了,即便是想寫詩,也不會有以前那么多素材了。
可算是輕松了。”
“呵呵,你瞅瞅這次義父扮演跟誰在一起的時間最長?
別忘了,詩人寫詩,那不是當了官就少了的,你想想韓愈,白居易,元稹,劉禹錫,柳宗元他們。
他們哪個不是被貶官之后,才瘋狂寫詩的?等著吧,就李白這才華,他若是貶官了,那只會寫更多。
而且就這架勢而言,他被貶官,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天寶元年。
初夏,李白被李隆基封為翰林供奉。
同時,陸遠也見到了多年未見的師尊紫陽真人。
如今大唐正處盛世,長安之中多有賣弄技藝之人。
他們一個個打著道家的名號,表演著各種江湖把戲,什么吞劍吐火,什么幻術仙術的五花八門。
在得知道家高人紫陽真人要來之后,不少賣藝的江湖人士都想去看看這紫陽仙人到底有什么仙術。
然而,紫陽真人到來之后,卻只是一心講解道德經。
這一講就是三月有余。
這幾個月中,唐玄宗也時常前來聽道。
陸遠和玉真公主兩人,則是執弟子禮,一直侍奉在旁。
這般講道三月之后,長安之中傳出了一些紫陽真人的緋言。
畢竟紫陽真人,一沒有施展什么水火五行之術,二沒有用出移山填海之法。
加上紫陽真人講道,搶了江湖人士不少的流量,就連宮中的一些方士,也因為唐玄宗時常前往紫陽真人處聽道,而受了些冷落。
于是,在幕后之人的推動下,紫陽真人在長安的名望非但沒有因為講道而提高,反而是有了諸多的懷疑。
對此,紫陽真人并不在意,一個個的愛聽不聽,反正道爺講的就是這些。
在講道三月之后,紫陽真人便找唐玄宗辭行了。
聽聞紫陽真人要走,唐玄宗很是不舍,但道家真人,辭行也不過就是通知一下罷了,該走的時候,那是直接就走了。
在紫陽真人離去長安之際,長安之中的王公貴族紛紛相送。
別管這真人到底有沒有法術,講的是不是大道。
就以紫陽真人在大唐的聲望,那大家就得來送一送。
陸遠原本是想留在長安,但想了想紫陽真人的記載之后,也跟著他一同往漢東而去。
“徒兒,為師大限將至矣。”
剛出長安不久,紫陽真人一行人來到了葉縣。
這日,隊伍停歇之際,紫陽真人突然看了一眼天上。
而后便將陸遠召到了身旁開口道。
“師尊無病無災,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