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如此治國,當然最好。
可又該如何讓天子,讓諸侯明白這些道理?
又該如何讓諸侯和天子施行這些規則呢?”
孔子思量了一會后,雖然他覺得老子的這法子不太可能被施行。
但他還是想要問問,萬一老子有讓這些規則落實的手段,那便更好了。
“天子和諸侯,有車馬,有刀兵,有弓弩,他們就是有余者。
他們為什么要你的這些論述呢?
強大的諸侯不會聽這些道理,不會施行這些規則,因為他們強大,他們是有余者。
這些規則雖是自然之道,可對他們而言,卻是有損于他們的。
弱小的諸侯,或者百姓萬民,他們是不足者,他們聽了這些道理,無力改變什么。
所以他們為什么要聽你的這些道理呢?”
老子笑了笑道。
“可那要也看看是誰的道理更加正確吧。”
孔子再次回復道。
“對錯很重要嗎?或許很重要吧。
你其實是明白這些的,甚至你也是這樣做的。
只是這些道理,與你心中的禮,與你想要禮制不符,所以你不想承認罷了。”
老子搖了搖頭,看著孔子說道。
孔子看了看自己一身的腱子肉,也是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沒有說什么。
“這應該是最早的烏托邦思想了吧!”
“其實說到底,還是要有實力,只要有了足夠的實力,才能讓人家聽你的道理。
孔子其實明白這個道理。”
“孔子當然明白這道理了,你以為孔子這一身肌肉是白來的?”
“說到底,其實就是人心。
完善的規則就在那,但是既得利益者,他們不會放棄到手的好處,甚至他們在好處到手之后,還會將手伸向那些尚未到手的好處。
所以這種完善的規則,除非有絕對的武力在上方鎮壓,不然這一切都是虛假的。
可若是有了強大的武力鎮壓,那就不是自然之道了。
一時間,便陷入兩難之地。”
“自然之道,丘已有所受益。
然人心不測,如此之法僅存于臆想之中。
當今天下戰亂頻出,不知老子是有何看法?”
沉默了一會之后,老子再次詢問道。
這次老子沒有回復,而是不時的看一下天色。
“終于來了。”
大約又過了一刻鐘左右,老子突然點了點頭。
只見天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暗淡了下來。
天上的太陽,突然就暗了一角,漸漸的,整個太陽都暗了下來,天下陷入了黑暗之中。
對此,在場的人都沒有慌亂。
因為在場的都知道這只是天象,是自然的規律。
“在自然的規則之中,除了永恒不變的規則之外,總是還會有些意外的。
如偶爾出現地龍翻涌,如河水改道,如此時此刻的日食。
當下天下人都以為是太陽受到了災難,也有人會以為,這是上天給世人發出了災難的警示。
或許人們在祈禱,在跪拜,在祈求太陽不要受災,在祈求上天不要降下災難。
可這只是自然中的一部分。
太陽不會遭受災害,日食也不是上天的警告。
不管人們祈禱與否,日食都將過去,太陽還會出現。
太陽的出現,是自然的規律,而不是人們祈禱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