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爭名嗎?”
要離死后,陸遠從一旁緩緩走出,看著要離的尸體搖了搖頭,最后帶著追云離去了。
“這........公子慶忌也太可惜,死在了這種小人手中。”
“我擦,這要離什么成分啊!殺妻滅子只為留名,太狠了,簡直不是人啊!”
“怎么說呢,我居然覺得要離還不錯........”
“不是,樓上那哥們要不聽聽你在說些什么?”
“要離雖然是為了名聲,是殺妻滅子了,但他也沒想著活啊!
最后事成之后,有了賞賜,他也自殺了。
沒有想著再娶個媳婦,生兒子,或者花天酒地之類的。
而且他干的那點事,小人是小人了點,可多多少少那也算是大事了,算去改變天下格局了。
要是再美化一下,他甚至是可以說,是以一家三口的性命,阻止了一場戰爭,讓多少人免于戰亂。
總比現代社會一些殺妻騙保的人,那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倍。”
“呃........禮崩樂壞居然能這么直觀的展現出來,我是真沒有想到的。
這樣一說,要離似乎還真有那么一點可取之地。
雖然他不仁不義不忠不孝。”
“其實吧,在吳王闔閭和伍子胥兩人找到要離之后,要離基本就沒有拒絕的可能了。
畢竟這種暗殺的事情,要的就是嚴密。
如果要離不同意的話,估計他和他的家人也是活不成的。
當然了,要離后面背叛慶忌,他也是真小人。”
“吳王僚這父子倆也是有些點背了。
死在了同一個對手,同樣的招數上。
不得不說,這吳王闔閭也是夠陰的。”
“真正陰的是伍子胥,兩個人都是他推薦的,而且兩個人還都是屠夫出身。
嗯,要是穿越到春秋時期,不要做屠夫。”
在公子慶忌被殺之后。
吳王闔閭也也算是坐穩了吳國,伍子胥的復仇,那也算是提上了日程。
但是,楚國不是小國,軍隊實力也不可小覷。
于是,伍子胥找來了一個終結春秋的狠人,孫武。
春秋雖沒有義戰,雖然禮崩樂壞,但是,相對于其他時期來說,那簡直就是最有道德標準的一個時代了。
打仗方面那多多少少還能講點禮法,甚至很多戰役在后世看來,都有那么一點過家家的意思。
可孫武出來之后,春秋可就不久了。
也許是巧合,也許是孫武真的推動了時代。
孫武是公元前512年出山的,在伍子胥死后,也就是公元前484年,孫武再次歸隱編寫兵書。
而在孫武歸隱八年之后,天下就進入到了戰國時代。
孫武進入吳國之后,先是借吳王闔閭兩個寵妃的首級嚴明了一下軍紀。
而后他就得到了吳王闔閭的重用。
三年之后,吳軍在孫武的訓練下已經有了戰斗力。
于是吳國就先拿楚國的兩個小弟試了試,戰績很好,楚國的兩小弟直接被打沒了。
只是吳軍太少了,只有三萬,楚軍又太多,直接進攻就是孫武也沒招。
而后在接下來的幾年之中,孫武就開始了疲敵戰術,三萬人分三批,天天在吳楚邊境挑事。
楚國想要出兵攻吳,少了打不過,多了消耗又太大,長途跋涉還不一定能打贏。
所以只能是防備著吳國。
結果這一鬧就鬧了三年,鬧的楚國都習慣了。
然后,孫武就出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