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者........取亂之源........”
前面三個,孫武說的很硬氣,但到最后一條的時候,孫武看了一眼遠處的楚國國都,臨時加上了一句。
“不知先生以為,用兵之道當如何?”
陸遠再次詢問道。
“用兵之道?
兵者,詭道也。
兵形水勢,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
故水無常形,兵無常勢。
用兵之道,當因敵之變化而變化,固守常勢,其亡不遠。
故用兵之法,當知己知彼,方能致勝。”
孫武搖了搖頭,沒有說什么具體了用兵之法,只是說了一個籠統大概。
“兵形水勢.........受教了。”
陸遠點了點頭沒有繼續詢問,就靜靜的坐在那。
不多時,陸遠對孫武告辭一聲,便帶著追云離開了此處山頭。
孫武看了看遠去的陸遠,眉頭不由微微皺了皺,心中若有所思。
“義父問這些干什么?這些難道義父還能不知道?”
“論道嘛,萬一能有什么收獲呢?
義父這些年的扮演,多數都和軍隊有關,遇到兵家大佬,問詢一番很正常的嘛。
不過話說回來,這春秋的大佬可是真多啊!
文有孔子,武有孫子,道有老子,真是百花齊放了。”
“孔子和孫子這兩人的形象多少有些不符,一個主修儒家文道的大佬,那是身高兩米,肌肉鼓鼓。
一個主修兵家武道的,雖說不上柔弱,可在孔子面前,他是真像個文臣。
這兩大佬還是同一個時期的人,你們說他們是不是拿錯劇本了?
要是孫子去傳儒道,那儒道的傳承應該會容易許多,孔子去傳兵法,就孔子那形象往那一站,估計沒有哪個君主會懷疑。”
“別說,還真挺形象了。”
“伍子胥烈丈夫,這可真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了。”
“其實是晚了的,伍子胥可不僅僅只想鞭尸,他是要打人的。”
“為了他的復仇死了多少人啊!一個國家政權顛覆,兩個小國被滅,楚國也遭受了此番大難,百姓哀嚎遍野,一切都僅僅是因為伍子胥的復仇。”
“他全家被殺,整個楚國通緝他,所有楚國人想拿他人頭領賞的時候,可不是這般哀嚎的。
只是吳王僚和公子慶忌死的有些冤了。”
與孫武告別之后,陸遠再次回到了吳國之中。
吳國這副本,那就是一個復仇者疊加另一個復仇者的故事,好戲還沒看完呢。
一年轉眼過去。
次年,吳國的大軍還是沒從楚國回來,只是一車車的珠寶物資被吳國率先運回來了。
這次吳國算是發了大財,楚國雖被稱之為蠻夷貧瘠之地,但架不住楚國大啊!
這么多年下來,積累的財富是龐大的。
也是當下的運力太弱,運了幾個月都沒運完。
可吳國大舉進攻楚國,還在楚國撈了一大筆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吳國周圍的國家。
越國與吳國相鄰,雙方也屬于是世仇的那種了。
相鄰的國家是世仇,那可太正常了。
:<a>https://m.cb62.ba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