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初選擇進入羅網,也是為了秦國。自從惠文王之后,宗室疲憊,人才難出。朝堂也逐步被六國士人占據,而軍方也在潛規則之下,不再允許宗室進入。”
“當時呂不韋和太后已經初露把持朝政的野心,甚至在大王繼位的第一年便有了私通之事。”
“朝堂和軍隊宗室都無法插手,而我雖有心改變,但人微言輕,也是為了能夠出人頭地,讓我這一脈不再卑微,于是便聽從了老宗正的命令,在其幫助下進入羅網,成為宗室釘在羅網的楔子,暗中盯住呂不韋。”
“當初這件事由關內侯、老宗正兩人共同見證,派人去雍城詢問兩人便能夠證明我的身份。”
“而我之所以要與你聯手解決呂不韋和嫪毐,是因為自從三年前嫪毐得勢后,太后和呂不韋之間便開始疏遠,于是我看到了機會,想要分裂二人的關系,再逐步解決。”
“當初在新鄭我并非是要刺殺大王,而是暗中保護,如果大王死了.”
贏虞將自己這些年的經歷和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許青雖然表面依舊維持著平靜,但心中卻忍不住有些佩服對方對秦國的忠心和那顆想要尋求進步的毅力,心中的警惕和稍微放下一些,準備和對方再談談。
“我暫且相信你的說辭,但解決掉嫪毐可以,但呂不韋不行,他對秦國還有著作用。”許青搖頭說道。
贏虞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疑惑,在他看來呂不韋才是秦國亂政的根源。
盡管呂不韋對秦國居功甚而且極具才能,但能夠威脅到秦王權力的人,哪怕再怎么重要,也必須除掉。
許青看出了贏虞的疑惑,從對方剛才口中的說辭中,他隱約感覺到其對秦國的忠誠,心中有了勸說對方的理由。
“秦國就像是一搜快速行駛的戰車,而呂不韋便是戰車的軾,只有他在才能保持戰車的平衡。”
“朝堂派系太過于復雜,而且半數之人都是呂不韋所提拔的六國士人。”
“如果他死了,大王若是想要徹底掌握朝堂,只能選擇極端的辦法,而這個辦法將會動搖秦國。”
“而他活著,才能平穩的過渡權力給大王,保持秦國的穩定。”
許青看著贏虞,為其陳明厲害道。
本來他對掩日是沒有多少合作的想法的,不過對方既然是秦國宗室那就不同了,對方的作用要比他想象中的更大。
“為了秦國嗎?但你如何保證呂不韋沒有篡逆的想法?這樣狡猾的老狐貍,最好的辦法便是除之而后快。”
“六國士人中除了你之外,沒有幾個真的忠心于秦國,都是為了名利而來。”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于歸,百輛御之。這個道理,你應該也知曉。”
贏虞臉色有些陰沉,眼中閃爍著寒光,冷聲說道。
他是親眼見過秦國是如何被呂不韋和趙姬把持無視秦王的,尤其是這兩年嫪毐得勢后的種種作為,說是亂政弱秦都不為過。
這導致贏虞乃至整個秦國宗室對六國士人都沒太多好感,覺得這些人都是來禍害他們老贏氏江山的。
盡管這些人有才能,可以用但不能給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