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還有一件事要補充。”
當伽羅斯談及永凍苔原的情況時,鐵龍索羅格神色凝重地匯報道:“黎明部落與鐵血部落那些潰逃至北部的殘兵敗將,我已派遣地面部隊和飛龍騎士展開追擊。”
“這些潰兵分散成若干小股部隊,在追擊過程中我們殲滅了一部分。”
“但仍有一小部分成功逃入了北部冰原腹地,考慮到地形限制,我下令地面部隊撤回,僅保留飛龍繼續執行追擊任務,繼續追向永凍苔原。”
說到這里,索羅格的聲音略微停頓,隨后壓低嗓音繼續道:“在這之后的追擊并不順利,原本進入冰原的三頭飛龍,最終只有一頭平安返回。”
“據幸存的飛龍描述,他們確實追上了一支規模較大的逃亡隊伍。”
“然而在與那些野蠻人交戰時,突然出現了一群北地蠻人,他們選擇支援配合逃亡者對我們發起突襲,導致兩頭飛龍當場隕落,只剩下一頭帶傷逃回。”
聽完索羅格的匯報,紅鐵龍伽羅斯那布滿鱗片的額頭微微皺起,豎瞳中閃過思索的光芒。
交界地區域位于永凍苔原與塞爾荒野的交界處,作為兩大區域的緩沖地帶,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是個兩不管的地帶。
塞爾荒野最主要的威脅來自聯邦駐軍,如巨劍一般懸在所有怪物的頭頂上。
而永凍苔原則盤踞著蠻族與巨人這兩大危險族群。
蠻人是一個獨特的種族,他們與人類和獸人都存在本質區別。
雖然外表與人類相似,但從生物學角度而言,他們屬于類人生物而非人類近親或分支。
與需要后天轉職的人類和獸人不同,蠻人往往能自然覺醒狂暴天賦,這種與生俱來的能力讓他們能將憤怒直接轉化為戰斗力量。
職業體系中的“野蠻人“途徑,其名稱來源的一個說法,認為它源自蠻人種族的特性。
在部落發展初期,由于狂暴狀態下難以保持理智,蠻人部落往往會經歷諸多發展困境。
但當部落規模擴大到一定程度,隨著術士與薩滿等施法者數量增加,特別是出現能平衡憤怒與理智的杰出領袖后,蠻人部落就會蛻變成令人生畏的存在,強大到足以在永凍苔原與霜巨人分庭抗禮。
“永凍苔原上的戰吼部落與霜巨人.”
“他們不僅規模龐大,更擁有深厚的底蘊,綜合實力堪比人類世界的大型公國。”
“這兩大勢力之間的戰爭已經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至今仍未分出勝負。”
紅鐵龍在內心默默分析著局勢。
他之所以能在交界地站穩腳跟并稱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特殊的地緣政治環境:聯邦駐軍對這片緩沖地帶采取放任態度,而北地各族也僅將這里視為戰略緩沖區,原先盤踞此地的部落在他們眼中根本不值一提。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
熔鐵部落的崛起統一了交界地,將這個緩沖區變成了潛在的威脅,按常理必然會招致北地勢力的敵視與打壓。
現在之所以相安無事。
是因為永凍苔原的蠻人與巨人正陷于戰爭泥潭,彼此牽制,暫時無暇顧及交界地的變化。
然而。
一旦這兩大勢力停戰議和,
當他們發現自己與聯邦之間的戰略緩沖區被熔鐵部落完全掌控,必然會雷霆出擊,而以熔鐵部落目前的實力,根本無法抵擋蠻人與巨人的聯合進攻。
原因很簡單——這兩大勢力都擁有傳奇級別的領袖坐鎮。
伽羅斯這個交界地之王的頭銜其實并不穩固,熔鐵部落只是在各方勢力的夾縫中抓住機遇崛起,與那些真正的龐然大物相比仍有巨大差距。
“交界地終究只是過渡階段,我必須趁著北地戰爭尚未結束的窗口期,盡快完成重返塞爾荒野的戰略布局。”
紅鐵龍心中涌起一絲緊迫感,但并未感到慌亂。
越是勢均力敵的強大勢力,戰爭持續時間往往越長,很難在短期內決出勝負。
目前蠻人與巨人都沒有孤注一擲的決意,雖然小規模沖突不斷,但缺乏一決生死的大決戰,除非出現重大變故,否則這場戰爭很可能還會持續很久。
這為伽羅斯的發展爭取了寶貴時間。
“仔細想來,我正是趁著北地戰火重燃的時機,才成功奪取了交界地的統治權。”
“如今計劃重返塞爾荒野,同樣是因為聯邦內亂將起,戰火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