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在我好像明白了,為什么陛下會那么信任你了,你的確是每個皇帝都會喜歡的大臣。”
李顯穆束手,臉上并未有神色的變化。
“你們放心吧,縱然你我政見不合,可告密這種事我是絕不會做的。
太子殿下會是一個好皇帝,我支持了太子殿下二十幾年,在最艱難的日子里也沒放棄過,難道僅僅是為了那些榮華富貴嗎?”
蹇義慨然道:“這世上也不僅僅只有你李顯穆有政治理想,想著為國家社稷出力,我們也是讀著圣人經典而入仕途的!”
李顯穆沒再說話,而是深深向著蹇義躬身行了一禮,正如蹇義說的那樣,他們是理念不合,而不是誰的人品道德有問題。
李顯穆覺得蹇義他們太過于腐朽,蹇義也覺得李顯穆他們拋卻了真正的圣道。
這世上的人每時每刻都面臨著無數選擇,李顯穆也不總是那個最正義的。
譬如于謙能為了大明社稷的平穩而坐視自己身死、家族湮滅,李顯穆則只會鬧個天翻地覆,哪怕無數人死在動亂中。
……
帶著最重要的任務,楊榮騎乘著千里馬,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回了京城。
入城后為了不引人注目,他帶著遺詔直奔東宮,以他的身份不會引人起疑,另外一人則是張婉嫁入李氏時,從英國公府帶來的老人,去了英國公府送信。
英國公一見他派給李顯穆保命的人被派了回來,就知道北征大軍出大事了。
展開信件后,信上的內容只有寥寥一行字,“帝崩,請岳父大人速速入東宮拱衛太子登基,從龍之功,就在今日!”
轟隆!
恍若有雷霆劈下,以張輔的鎮定都完全克制不住,手不住的顫抖,他就算是做了再多的心理準備,也沒想到竟然是這么炸裂的消息。
幾乎沒有絲毫猶豫,他豁然起身,“來人!”
東宮。
朱高熾在見到楊榮的那一刻,就仿佛意識到了什么,臉色蒼白道:“子榮,可是……”
楊榮噗通跪在地上,“殿下,陛下回軍途中病重不治,在榆木川駕崩,臨終前命臣等寫下遺詔,傳位于太子,這是遺詔!”
邊說邊將遺詔遞上去,朱高熾只覺眼前一黑,果然不出他所料,真的是父皇駕崩,他顫顫巍巍接過遺詔,不及看罷,頓時失聲痛哭起來。
“父皇……”
太子妃張氏也隨同痛哭出聲。
楊榮悲戚沉重道:“太子殿下,如今京中有漢王虎視眈眈,太孫殿下和守正公正拖延著。
漢王對皇帝位的覬覦從來沒有停下,從大軍北征開始,幾乎每日都有信件從京中傳來,在京中有人和他聯絡。
還請殿下早日登基,以安定大事,迎回大行皇帝靈柩。”
朱高熾抹了一把眼淚,“對,是要快些登基,不能讓瞻基和顯穆落在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