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審判過程被宣布出來之后,頓時在社會層面掀起了軒然大波。
當未成年這三個字跟犯罪被如此直接地聯系起來時,人們的情緒變得異常激動。
不少家庭開始擔憂起自己孩子的安全,而那些曾經遭受過類似事件傷害的人,更是心中涌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憤怒。
各個媒體報社都因此消息而陷入到了一種莫名亢奮的情緒中去,或許相比起事件本身的正義與否,他們更注重的是這件事情自帶的話題和流量。
因此多個媒體報社都在內部召開了會議,基本都是高層人物,前來組織召開此次會議。
“一定要抓住這個新聞的熱度,盡最大可能找到死者家屬,若是能拿到他的一手采訪,我們一定能大賺一筆。”
“領導這樣會不會對死者家屬有些殘忍,這不是逼著他把傷疤揭開嗎?”
“殘忍?什么叫殘忍?
人又不是我們殺的,我們只是讓大眾有知情權,反而能幫助他讓此事得到更多人的關注,說不定會有轉機。”
網上也出現了不少群情激憤的人,永安市霎那間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一連霸占了熱搜幾天,還始終都在榜首的位置。
不少在網上搞自媒體的那些所謂網紅,紛紛拿著自拍架跑來了案發現場。
盡管這里已經被拉上隔離帶,但他們依然盡可能地湊近,要么在這里開直播,要么在這里開視頻,說著一些所謂維護正義的話。
然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不過是在利用這個事件,追求自己的流量和關注度,而非真心為受害者發聲。他們口中的正義,往往只是他們追求利益的借口。
提刑司的門口,每天都聚集著大量的記者,所有人都希望能再度等待魏子啟的發聲,他作為此案件的主要負責人,無疑成為了公眾關注的焦點。
然而,提邢司內部高層已經給魏子啟等人下達了命令,在這件事情沒有過去之前,不要在外界拋頭露面,更不能進行任何代表提邢司觀點的發言。
事態正在朝著一發不可收拾的方向發展,所有相關部門對此事的態度卻是出奇的一致。
大家似乎都清楚,這種情況下不表態就是最好的表態。
就像遇到某些事情時,不處理就是最好的處理。
但也就是自那天以后,王建軍好似徹底消失在了人海之中,亦或者他有意不想被其他人找到。
在永安市的某個角落,王建軍獨自一人坐在陰暗的房間里,他的眼神空洞而深邃,仿佛能吞噬一切。
自從那天審判庭外的事件后,他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也沒有人關心他的生死。
一向不怎么喝酒的王建軍此刻手里拿著烈酒瓶子,每次喝酒時都要緊皺著眉頭極其痛苦。
但這似乎成為了王建軍唯一能夠麻痹自己的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陰暗房間的墻壁上貼了很多照片。
照片里的人基本都是那三家鄰居和孩子。
拍攝角度基本都是在暗處偷拍,這說明王建軍已經打聽到了那三家人目前的住處,甚至還盯過一段時間。
他每一次喝酒的時候,都死死的盯著墻上的這幾張照片,泛紅的雙眼里,除了哀傷之外就只有仇恨。
可在接下來的這段時間里,當那些自詡正義的人在鍵盤上肆意揮灑過熱血之后,便開始逐漸平息。
新的新聞總會出現,在當前的這個快餐時代里,人們不可能在一件事上有太長時間的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