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東帶著幾名調查員下了車正堵在門口,極力想要進去的記者們在看到調查員到來之后,立馬便圍了上來。
有人認出了劉曉東,當即便將手中的話筒遞了過去,扯著嗓子喊道:
“請問提邢司為何會來這里?有爆料消息稱,張曉華一家一直住在這道觀里是否屬實?
涉案人員接連死亡是否是死者家屬在進行報復?
你們又是否會保障張曉華一家的安全?”
記者一連提出了幾個犀利的問題,劉曉東能夠敏銳地感覺到這些問題里都挖了坑,稍有不慎就會掉進去。
面對這種局面的有效處理方式,就是避而不答,所以劉曉東很熟練地搬出了那四字箴言:
“無可奉告!”
在其他調查員的阻攔下,劉曉東進入了道觀。
映入眼簾的是一派莊嚴而寧靜的景象,古老的廟宇在夕陽的余暉下更顯古樸與神秘。
香煙裊裊升起,與空氣中的塵埃交織成一幅朦朧的畫面,仿佛連時間都在這里放慢了腳步。
院子的正中央栽種的一棵古樹,樹不遠,還放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的是一首耳熟能詳的詩。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劉曉東有些詫異的看了看旁邊領路的小道士,指了指這塊牌子疑惑地詢問道:
“這詩牌為何會放在此處?”
看起來只有十幾歲的小道士,卻是非常老成的微微一笑,眼神中帶著幾分對古文化的敬畏與傳承的自豪,他解釋道:
“師父說,我們這個道觀在很久以前是個寺廟,當年黃巢就躲在這里。
一行人商定要血刀祭旗,且必須是在端午節時找個姓柳的人來祭旗。
整個縣城只有這個和尚姓柳,所以眼看端午將近,黃巢對柳和尚說,要不你先躲躲吧,要殺姓柳的事兒,我跟我朋友說。
到了端午節當天,柳和尚起了個大早,出了寺廟門,看見門前被雷劈死的大柳樹中間空了,就躲到了柳樹里面。
到了晌午,黃巢聚集了不少一起造反的人在寺廟起誓,看到了門前的大柳樹后心想這不也是個柳嗎?找不到姓柳的,砍個柳樹應該也一樣,于是拿著劍狠狠的砍了上去。
結果躲在柳樹里的柳和尚一命嗚呼!
百年境遷,那座廟蕩然無存,道觀于此拔地而起。
原本被劈空的柳樹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于是師祖便命人細心照看,將這棵樹保護了起來。
就是想借此來警醒后人,人各有命,在命數里,無論掙扎如何,終需順應天時。
這棵古樹,便是那段歷史的見證,也是我們道觀傳承的一部分。”
“人各有命……”
劉曉東若有所思地重復了一下這四個字,隨后便跟著小道士往后殿走去。
這一路上劉曉東也大概了解了一下這個道觀的情況,整個道觀內所有的道士加起來也不超過七個人,不過這七人都是潛心修道,住在附近的村民都十分敬重。
張曉華一家也的確藏身于此,按照小道士所說,他們正在向老道長請示。
后殿的大門是開著的,還沒等進去,劉曉東就聽到老道長深沉遲緩的聲音隨風而來:
“三位,老道還是要勸你們,盡早離開吧,這道觀護不住你們。
這幾天你們天天來找老道求卦,可卦卦皆是如此,你們的命數已經定了,萬難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