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趕尸將已經幾乎不存在,但很多湘西人家里,還留著老輩傳下來的趕尸秘聞,證實著這個職業曾經的興盛。”
趙雪的講述好似將幾人帶到了古老且神秘的湘西一帶,看到了神秘的趕尸將帶領著一批跳動著的尸體,一步一步的回到家鄉。
沈林在此刻接過了趙雪的話茬:
“我覺得對趕尸匠這個職業有這么多記載,已經能夠側面說明這個職業一定存在。
在這個職業內還有非常森嚴的行規,其中三不趕更是耐人尋味。
雷擊隕命者不趕,投河吊頸者不趕,病死者不趕。
雷擊殞命者在苗民看來,是不孝不仁,暴斂天物之輩,早被雷神打的三魂七魄俱滅。
投河吊頸者的魂魄被野鬼糾纏,召回會影響舊鬼投生,宿命如此,所以不趕。
病死者的魂魄已被無常勾去,法術不能把他們的魂魄從鬼門關里喚回來,所以不趕。”
幾人聽得已是入迷,自然也就更好奇三邪中的另外兩邪是什么?
趙雪的一雙眼睛好似能洞穿人心,當即便繼續說道:
“三邪中的第二邪名為放蠱,也就是民間常說的蠱術。
湘西放蠱有三種,分別為情蠱,恨蠱和斗蠱。
恨蠱在湘西是普遍存在的,例如有的孩子忽然大哭大鬧,醫治無果,會找人神叨叨的給他畫符,額頭上點這點那。
隨后把香紙焚燒成灰,拌著水讓孩子喝下,孩子就會好起來。
斗蠱就像是斗法,人家春節做豆腐怎么做也做不好,后來請人查看發現是被人下了蠱。
結果后不僅他家豆腐做好了,下蠱那家的豆腐又做不好了。
就這么小打小鬧的,彼此斗法,倒也樂此不倦。
而我在去湘西一帶旅游的時候,曾親眼見過紙人捧水的節目。
一個老人把一張薄紙剪成小紙人,然后把小紙人釘在木板上立,起來燒了香,敬了神明之后指著那雙小手就能穩穩的捧住一個裝了一斤多水的大瓷碗。
所以蠱,并不單指某種蠱蟲,更像是一種如奇門遁甲般獨立的術法。”
“那情蠱呢?我之前看過網上說,情蠱可以讓心愛之人愛上自己,且永遠不會變心?”
蔣青溪畢竟是個女孩,對情愛之事總是格外上心,趙雪深表理解,因此笑著點了點頭:
“的確,情蠱的作用,就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
嚴格意義上來說,情蠱和人們意識中的蟲蠱就很相似了。
對于情蠱,我曾經也聽說過一個故事。
講故事的就是一個湘西人,他說小的時候隔壁叔叔的妻子隔三差五總是和人跑出去不歸家,叔叔,顧念家里的孩子便找到了鎮上的老奶奶。
老奶奶拿著生辰八字念念叨叨給了他一些用某種蟲子磨成的粉末,并告訴他這叫粘粘粉。
叔叔拿回家后給妻子服下,神奇的是這個女人從此安安分分居家。”
“原來世界上還真有這種東西,怎么就沒大批量發售,這樣就不會有那么多負心人了。”
蔣青溪由衷的感慨道,對此,沈林笑著搖了搖頭:
“你以為蠱是什么,蠱是一種人工,是以特殊方法長年累月精心培養而成的神奇物體。
但蠱可以是任何東西,甚至可以不局限于是否為活物……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