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無話。
程野側著頭看向窗外掠過的街景,江川則反復琢磨著一下午見到的事,盤算著該如何向丁以山匯報。
來到緩沖區三個月,他有不少地方沒踏足過。
醫療所就是其中之一。
車子駛出市區沒多久,不遠處就出現了一片建筑群。
三棟六層小樓被一圈斑駁的圍墻圈在里面,樓體上分別掛著“門診”“住院”“急救”的牌子。
靠近外側的大樓側面,墻皮剝落處還隱隱能看到‘醫院’兩個字的舊印記。
“這里以前是醫院嗎?”
程野好奇地打量著,有些奇怪。
“是!”江川回過神來,出聲解釋,“以前緩沖區沒有醫療所,只有兩座醫院,一座叫幸福醫院,對內服務,另一座叫樂福醫院,面向居民。后來因為治療效率太低,被醫務署拆分重組,改成了現在的醫療所,讓它們互相競爭。”
“可要是不收費,只靠上面撥款,效率只會越來越低吧?”
“嗯?”江川愣了下,但最終還是點點頭,“確實是這個道理。最開始上面只看治愈率,結果各大醫療所發現接診人數一多,周期治愈率就會下降,便開始故意延長治療周期,等統計結算時再讓患者集體出院。”
“后來指標改了,加上了患者數量、滿意度評分、成本控制這些,但這么一改,醫生們又因為工作負荷重、回報低而心生倦怠,慢慢就出現了敷衍診療、推諉患者的情況。”
“那不打算改一改呢?”
“早就說要改了,按上面的意思,是要改成三個核心醫療站,和幾十上百個流動醫療點,核心站負責重癥救治,流動點處理輕傷和常見病,順便篩選重癥患者送過去。”
江川似乎對這一套并不抱什么希望。
“核心醫療站還是沿用現在的全免醫療模式,但下面的流動醫療點要改成收費加免費并行。”
他頓了頓,解釋得更具體些,“簡單說就是藥品免費,醫療服務收費。每個流動醫療點有固定的藥品配額,一個月的量用完了就沒了。而收到的服務費,可以用來發展自己的醫療點,培養新人、購置儀器什么的都能用。”
“還有套評分體系,根據患者滿意度、治愈率這些指標來定。評分高了能升級醫療點等級,等級越高,拿到的藥品配額就越多,還能申請到更多撥款。”
醫療點互相競爭?
程野一聽,就立刻品出來這套模式顯而易見的弊端。
核心醫療站雖然兜底了重癥病人,留給醫療點的都只有輕癥。
但輕癥之間,亦有差別。
收費治療,藥品有限,那會不會出現醫療點為了賺更多收入、拿更高評分,只愿意接收那些肯定能治好的病人,或者是那些能支付更高費用的病人?
“另外,醫療點需要社區認領才能成立,也不知道上面改這套到底想干啥”
“認領?”
程野微微一怔,隱隱抓到了理想派改革緩沖區的脈絡。
無論是社區管理,還是這套醫療點的認領制度,似乎都在將緩沖區推向某個極端。
只是這絲脈絡尚未理清,隨著車子穩穩停在門診部門前,暫時被他存在了腦子里。
“到了,我去幫您辦理住院。”
“麻煩了。”
還是有默契好啊,互相試探后,江川已經不再做表面功夫了。
不然現在還得拉著他去看一圈醫生,一番檢查分析下來,最后才能落實住院的事。
等了約莫四五分鐘,江川拿著一個信封走出,遞過來。
程野低頭掃了眼,信封表面寫著住院部5樓505,打開一看,里面是幾張單據,還有一張卡片。
“程檢查官,這卡片既是房門鑰匙,也是您的消費卡。醫療期間費用雖說全免,但吃飯和使用部分設施還是要收費的,都能用這卡刷,費用由檢查站承擔。”
嘶。
又一次體會到特權的便利,程野心里只剩感慨。
理想派確實將檢查官的地位抬到無限高,若不是走上了爭權奪利的路子,現在說不定真會有檢查官為這些特權賣命。
“程檢查官,如果您需要用車,直接聯系檢查站公號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