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以山拿起自己的茶杯,語氣平淡得像是在說一件小事,“可能是阿川聽錯了,自己加進去的,你別在意標題,看看內容就行,可能有不少是按你昨晚的思路擴寫的。”
擴寫?
程野看向外廳,江川露出一個尷尬卻不失禮貌的笑容道,“程檢查官,您昨晚說的太快了,我寫不過來,后面思考著就加上了一點自己想的東西,可能有錯漏,也可能.有地方不合理,有問題您直說就行。”
后半句,江川說的有些結結巴巴。
程野心里暗暗好笑,心知這應該就是丁以山自己的“杰作”了。
但既然不愿意點透
那他到底是想聽幾句順水推舟的贊成,還是真打算聽聽有建設性的意見?
捏起計劃書,程野凝神靜氣,逐行往下。
這份計劃與他昨晚隨口提的框架約莫有六七成相似,只是在具體實施上做了一些大刀闊斧的改動。
比如將他提議的發放團隊資源包,改成了需要貢獻兌換的資源券。
又比如將他設想的分區域側重建設,即薪火那套,每個區域專精一個方向,數個區域搭配起來生產,改成了每個區域得五臟俱全。
當然,重點還是檢查官包干這件事。
程野昨晚一點沒有提包干的實施方式,計劃書上卻有了完整的包干細節。
從第七頁到十三頁,用整整六張紙列滿了細則,從片區劃分到權責范圍,甚至連如何與其他署制單位的協調都寫得明明白白。
“丁站長,這恐怕不行啊。”程野假裝皺著眉頭思索道,實則目光牢牢鎖定在面板上。
假設配合度沒有任何變化,他就隨口說個小問題搪塞過去。
若是有變化
“哦?”丁以山端著茶杯的手頓了頓,“哪里不行,你說說,我在聽。”
話音落下。
讓程野心頭一怔的是,面板上的配合度竟然真的動了!
從0%微微跳躍到5%,眨眼間又跌回2%。
好家伙,還真是來聽我“批評”的?
程野有些愕然,隨即立刻壓下心思,語氣沉穩道,“如果讓我們檢查官出去包干,那就變成了承包責任制度,內核完全發生了變化。”
“承包責任?”丁以山皺眉,若有所思地重復了一遍這個詞。
“我理解的‘包干’,應該是以居民為主體。”
程野身體微微前傾,語氣帶著幾分篤定,“讓他們自己擇一地落腳,把那片地方當成新家去建設。整個過程中,幸福城只提供必要的材料援助,再設立嚴苛的獎懲和責任到人制度,確保建設有序推進,這樣居民有歸屬感,干活也有動力。”
“但要是換成承包責任制度,就成了我們檢查官雇傭這批居民,讓他們幫忙擴建外城。一個是自家事自己干,一個是拿工錢替人干,積極性和責任感天差地別,完全是兩碼事。”
程野清了清嗓子,隨手指向其中一條細則,“您看這里,由檢查官提出物資需求,幸福城進行需求匹配,這要是不加限制,難免有人為了進度鋪張浪費,多報多領,可要是加了條條框框的限制,又會束手束腳,真遇到緊急情況想調物資都難,反而誤事。”
“還有這個,要求檢查官隨機抽取包干區域,進行包干,看似公平,實則不合理。因為咱們的檢查官隊伍也不是每個人都一樣,假設有人擅長搞建設規劃,那就該給他劃分一片安穩的位置,而不是讓他隨機到外側區域承擔風險,拖慢建設進度。”
“或者說每個人對區域的理解都不同,在其他人眼中可能是比較糟糕的一片區域,或許就適合他的眼光,知道該怎么發展。”
“還有這以片區建設速度為核心考核指標,也有問題。遷徙者剛來,最缺的是安全感和基本保障,要是一味催著擴建,檢查官怎么保證這些人會愿意聽話?”
世界上不可能有一份完美的計劃書。
再怎么詳實,再怎么合理,想要挑毛病,總能找出疏漏。
程野一口氣點出幾條顯而易見的問題后,停下來端起茶杯喝了口水。
眼角的余光掃過右上角的面板,配合度已經悄然爬到12%,剛好邁過搜索情報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