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念頭剛冒出來,便被他壓了下去。
眉頭微蹙間,腦子里閃過的全是麻煩,派兩人前去尚且要提防東西派系的矛盾滋生,四人共處,怕是要直接在廢墟里上演權力爭奪戰。
這一點必須提前留意,等深層次評估結果出來,得召集核心成員好好商議一番。
再往下翻閱,選擇開始變得五花八門。
這一處、那一處,多則三五人,少則一兩人,大多沒什么特別值得留意的地方。
忽的,丁以山的目光頓住了,落在“大波鎮”三個字上。
這里有三人選擇,前兩位都是三期檢查官,他隨手便翻了過去,直到看到最后那個名字,眉頭幾不可察地挑了挑。
這小子,怎么選了這里?
作為所有備選地點中最靠近水系、甚至與臨江支流直接接壤的鎮子,大波鎮的水患是明擺著的大麻煩。
帶著流民去那里,頭一件事就得跟旁邊的白水河較勁。
可現在的包干是招募制,流民一聽要去水邊冒險,能有幾人愿意跟著走?
換成那兩個三期檢查官,丁以山都覺得懸,更別提一個剛入職沒多久的見習檢查官
他這么想著,從堆積的密封牛皮袋里,按側沿標記找出了程野的答卷。
這些試卷今晚就得送進超算中心,由系統根據內置模型分析可行性,再生成第二輪考題。
若是首輪答卷被超算判定為“不合格”,便會直接篩掉。
不過最終決定權仍在他這個總站長手里,就算程野答得不盡如人意,單憑他是包干計劃發起者這重身份,丁以山也打算讓他出去試一試,權當人才培養。
只是那樣的話,選址就由不得程野做主了,檢查站會把他安插在最安全的區域,自由度要大打折扣。
旋開牛皮紙袋背面的棉線封口,里面的答卷沉甸甸的,顯然寫了不少內容。
丁以山沒來由地生出幾分期待,腦中不由閃過那天在辦公室窗邊的場景。
冷風刺骨,年輕人卻熱火張揚。
“外面有點冷,你們年輕人著的住。”
“好啊,就讓我看看你這年輕人身子骨到底有多硬!”
抽出答卷,只一眼,丁以山便忍不住揚了揚眉頭。
好工整的卷面。
其他人的答卷,或是有錯漏后在旁邊涂改,或是臨時用括號補加段落,雖不影響,終究顯得雜亂。
可程野的答卷,竟干凈得像打印出來的一般,沒有任何刪改痕跡,連字跡都透著一股沉穩勁,筆鋒起落間,看不到半分年輕人的毛躁。
他不由得端正了坐姿,扶了扶老花鏡,開始仔細翻閱。
果然,前半部分就異常出彩,由簡及深地陳述了選擇大波鎮的理由,條理清晰地羅列了此地的獨特優勢與明顯劣勢。
但這些并未讓丁以山感到意外,即便看到程野精準點出水患隱患,他的神色也依舊平靜。
能提出包干理論,還敢當面指出他考慮不周的年輕人,顯然不能用“見習檢查官”的標準來衡量。
甚至直到今天,丁以山也沒完全摸透,程野的知識儲備究竟深到何種程度,內城給的資料完全就是一坨狗屎。
“明白水患,卻還是敢選在這里,要么是紙上談兵,盲目自信慣了。”
“要么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