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典禮的熱鬧還在繼續。
社區里藏著不少能人,有人抱著破舊的手風琴彈唱,有人翻著跟頭耍雜耍,鑼鼓聲、笑聲混在一起,氣氛越來越熱烈。
但三位區老卻沒再在臺上坐著,而是結伴回到了天元商城。
宋老年紀最大,吹了一個多小時冷風,臉色有些發白,另外兩位老人也怕他著涼,便一起陪著回來了。
“老嘍,身子骨不行了啊。”坐在會客區的破沙發上,宋老捧著搪瓷杯喝了口熱水,臉上的表情才生動了些。
他苦笑著搖了搖頭,“以前在雪地里執勤,蹲一天一夜都不覺得冷,現在就吹這么會兒風,寒氣直往骨頭縫里鉆。”
程野坐在他對面,看著老人鬢角的白發,心里有些感慨。
宋老這代人,是從更殘酷的舊時代熬過來的,身上的傷病早就落下了根。
往后能活多長時間,全靠個人信念撐著。
他笑著岔開話題,眼神掃過煥然一新的商城,“宋老,商城已經翻修完了?”
“前兩天就結束了。”提到這個,宋老的眼睛亮了亮,放下搪瓷杯,語氣里多了幾分自豪,“正好,我也得跟您匯報一下這段時間的社區工作。”
“您可別,以后我還指望著您給我繼續帶隊伍呢。”程野嘿嘿一笑。
宋老立刻聽出了話外音,眼底閃過一絲笑意,卻沒立刻接話茬,而是站起身帶著程野在商城內轉了起來。
商城的一層,原先因受潮翹起來的木地板全被換掉,鋪上了光潔的淺灰色瓷磚,踩上去再也沒有“咯吱咯吱”的響聲。
外面幾棵斑駁殘破的承重柱,被刷上了一層生機勃勃的綠漆,連帶著整個空間都顯得有了活力。
“之前最頭疼的就是線路問題。”
宋老帶著程野走到一樓角落的總輸配電箱前,指著嶄新的金屬箱體說,“以前這箱子里的線路亂得像蜘蛛網,經常跳閘,現在換成了完整的控制單元,整個商城的電路也都重新規劃整理過,分了照明、設備兩路,再也不怕超負荷了。”
程野湊過去看了看,箱體內加上了閃爍的指示燈,旁邊還貼著一張線路圖,標注得清清楚楚,確實比之前規整太多。
“水路也做了更新。”宋老又帶著他往樓梯間走,“以前只有一樓和五樓有兩個取水點,大家打水要排老長的隊,現在每一層都重新架設了水管,還裝了簡易的過濾裝置。”
藍色的輸水管裸露在外面,似這樣的舊時代建筑,不可能再走暗埋線。
不過整體走的很規整,看起來也不難受。
除此之外,連之前高峰期總要排隊的廁所也做了改進,每一層的坑位從十個增加到了二十個,豎起了簡單的遮擋板,墻面被刷得雪白,甚至貼了幾張“保持衛生”的標語,比之前干凈整潔了不少。
但最顯眼的變化,還是商城里那些曾如九龍城寨般密集的架高鋪位。
之前這些鋪位用爛鐵架層層堆疊,最高處幾乎頂到天花板,鋪位之間只留一條窄得能過人的縫隙,又亂又壓抑。
現在,所有腐朽的鐵架全被換成了嶄新的銀色鋼管,破破爛爛的被褥、床墊也統一換成了深藍色的新被褥。
而且鋪位高度也做了嚴格限制,只保留了原先的三分之二,改成了類似火車臥鋪的上中下鋪,既節省空間,又不會讓人覺得壓抑。
“商城原本登記的常住人口有四千二百人。”
宋老站在鋪位區中間,語氣里帶著幾分欣慰,“哪怕有一部分人在外務工不常回來,擠三千五百人也還是太勉強。正好前段時間,民生署協調了菜市場那邊的空區,讓社區低價買了下來,現在已經把兩千人安置過去了。”
“哦,是之前那個果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