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還在談投資商鋪,中午立馬簽商隊投資合同。
廢土里的合作,遠比程野想象中直接,沒有冗長的談判,沒有復雜的條款,兩人直奔公證處。
在這間只有三張桌子、六把椅子的簡易平房里,拿起工作人員遞來的投資模板,提筆就簽了字。
因為不涉及到什么上市,也沒有什么特別的監管。
投資協議簡單得近乎粗糙,核心作用只是作為從銀行提取貢獻點的憑證。
不過協議上白紙黑字寫得清楚,李馬太一次性投入兩萬貢獻點,享受商隊未來40%的收益。
20%收益作為商隊運營資金,用于車輛維修、隊員工資、應急物資等。
剩下40%則歸程野所有。
在外人看來,程野似乎只憑一個“點子”就換來了與兩萬貢獻點對等的收益,穩賺不虧。
但兩人都清楚,這筆賬不能這么算。
商隊是一個需要長期管理的項目,隊員需要程野一個個挑選、培訓,路線需要他不斷規劃、調整。
李馬太投資的這一筆,也不代表他能未來全程無憂的躺賺收益。
一旦遇到麻煩,兩人必須要同時去面對。
包括初期的帶隊踩點,也少不了李馬太這個三期檢查官的幫助。
“得給商隊起個名字吧?”簽完協議,李馬太拿著申請表,看向程野。
程野幾乎沒怎么想,脫口而出:“就叫‘誠信商隊’吧。”
“這么簡單?”李馬太愣了一下,反復念了兩遍,“這名字也太普通了,聽起來跟那些只租一輛車、跑短途的小商隊沒區別,一點都不威風。”
“咱們要的不是威風,是接地氣。”程野笑著解釋,“商隊剛起步,要跟衛星城的居民、其他商隊打交道,名字太花哨反而顯得疏遠。誠信兩個字,一聽就靠譜,能讓人放心跟咱們合作。”
說著,他把填好的申請表遞進去。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這個名字竟然早就被人給注冊了。
“你看,我就說吧!”李馬太立刻接話,帶著點得意,“誠信、團結、先鋒這些名字,每個庇護城都能找出十幾支,早就爛大街了。以后咱們商隊有名氣了,別人一提誠信商隊,都不知道說的是哪支,多掉價。”
“不如叫野馬商隊!取你名字里的野,我名字里的馬,又響亮又氣派,一聽就不好惹!”
“也行啊。”程野點點頭,把名字改成野馬商隊,再次遞進去。
工作人員手指在終端上敲了幾下,抬頭道:“抱歉,這個名字也被注冊了。”
“哪個人注冊的,讓他把名額給我讓出來!”李馬太驚了。
“是黎明檢查官注冊的。”工作人員立刻回道。
“呃”李馬太的氣勢瞬間泄了,悻悻地坐回椅子上,小聲道,“你們東人的四期檢查官,也是咱們檢查站的賺錢天才,最近幾年的收入都在檢查官前五,手底下有十多支商隊,路子野得很”
說完又喃喃自語,“他咋給商隊取這個名字呢?”
程野忍不住笑了,琢磨了一會兒,忽然有了想法:“不如就叫青萍商隊吧。”
既然大眾名字都被搶了,干脆走小眾高端路線。
有時候,不普通的名字反而更顯眼,也能從一開始就和那些小商隊區分開,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接地氣”?
“風起于青萍之末的那個?”
“你還知道這個?”
“我家里的舊時代書籍可不少,有機會帶你去見識一下。”他說著,指了指內城的方向,臉上露出程野從未見過的溫和笑容。
“是給孩子準備的?”
“嗯啊。”李馬太點頭,語氣里滿是期許,“我打算培養他去當研究員,以后別接我這個檢查官的爛攤子了,要么在站里和感染源斗智斗勇,要么出去跟人勾心斗角,太累。而且他要是去做研究,也能給站里騰一個檢查官的分配名額,算是兩全其美。”
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