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兩者則是材料的不同,戰斗版本更側重于剛性,車架采用了高強度、耐沖擊的合金材料,偵查版本則更側重靈活性,選用的材料較輕,但強度也沒有太大差距。
而在價格上,四種車架的比例剛好是1∶1.5∶2.5∶3,對應后互相差0.5。
偵查最貴,短途最便宜。
點進短途車架內,各式各樣的車架形式緩緩刷新,看的程野一陣眼熱。
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方磚運輸車。
因為不用適配三代電池的大尺寸箱體,一、二代方磚運輸車的車頭設計得格外內收。
沒有了三代車大金杯似的臃腫感,反而有點像是神車五菱宏光。
下面分別有三個版本,3.8米、4.5米、5.2米。
考慮到商隊主要跑衛星城之間的短途運輸,程野略過前兩者,確定目標為最長的5.2米。
他點開參數詳情,車身長寬高5250x1870x1960,軸距為3450。
按照預估,能拉11方的物資。
另外,車架預留了一代電池的安裝位。
雖說一代電池續航不如二代,也跑不了爛路,但商隊跑短途用足夠了,預算又能再壓一壓。
“三輛五米二的方磚。”
“好,這都是800點的基礎款!”老孫立刻掏出筆和單子開單,喜滋滋的將程野的需求記錄下來。
這一單他用的是工業署的成本價開單,賺不了什么提成。
但工業署對采購員有單量獎勵,只要完成,年底的獎金跑不了。
更重要的是,手里握著大單子,在其他采購員面前說話都硬氣,不用總被人擠兌沒業績。
“對了,要不要加些改裝件?”老孫一邊寫單,一邊問道,“比如加固貨廂欄板、加裝側防護網,都是跑運輸常用的。”
“加個頂部的固定滑槽就行。”程野輕聲道。
運輸車嘛,主要就是裝載為主,遇到戰斗了也不指望著能有什么用。
車頂的滑槽可以用來固定一些裝不進去的大件貨物,能直接固定在車頂,比后期焊接的支架更穩固,還不會破壞車架結構。
“好的,這些都是免費項目。”老孫記錄下來。
除過運輸,接下來要解決的,是商隊的護衛問題。
程野原本打算挑一輛靈活的小車,用來在運輸車隊周圍巡邏、預警,可翻遍了二代車架的列表,卻沒找到合適的。
主要原因還是在于適配一二代電池的車型,根本做不到體積小+續航長。
小車倒是靈活,可電池倉容量有限,滿電最多跑一百多公里。
想續航長,就得裝大容量電池,可電池一大會直接把車身撐大,靈活性又沒了。
只有三代電池能做到小體積高容量,讓小車也有三四百公里的續航,但價格太貴,只能換個思路。
“看來得再加兩輛,湊夠五輛。”他看向李馬太。
“五輛就五輛唄,安全要緊。”李馬太滿不在乎地擺手,還不忘提要求,“既然是護衛用,就得整點威風的!讓人一看就不敢惹的那種,預算多了我買單。”
這還叫沒有物欲?
而且沒想到李馬太對威風總是有著不小的需求,程野被他逗笑了,手指在平板上快速滑動,最后停在一張工程圖上:“你看這個怎么樣?”
屏幕上顯示的是‘武裝皮卡二代車架’。
車身比普通皮卡還要額外加長五十厘米,貨倉預留了裝甲板安裝位,車頭還能加裝防撞杠。
貨箱內部還有左右四個、前后兩個,總共六個可拆卸的槍架座,能架輕機槍,正好滿足護衛需求。
美觀度考慮不了一點,主打一手‘傻大黑粗’,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