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野琢磨著,長水鎮在白水河上游,雖距河道五公里,也算臨河。
若有人選它,大波鎮的壓力會小很多,不少感染源能在上游被截流,到了大波鎮已是“二次過濾”。
可現在長水鎮缺席,意味著大波鎮成了源頭,下游的云水鎮反倒能沾光,分流一部分危險。
“看來出了荒野,得抽空去趟長水鎮摸摸底了”
看完區域劃分,程野翻到人員名單。
還是四人保底的競爭制度,熱門的西坡鎮、灘頭鎮各有六人爭奪,大波鎮則有五人。
程野眉頭微挑,打頭的不是他,而是之前選擇大波鎮的兩個三期檢查官。
一東、一西。
東人楊名,西人羅庫克。
往下排到第三的才是他的名字,再往第四也是熟人,之前用夜叉牛肉和他交換咸魚的楊星文。
而到了第五,瞅見王康的名字位列其中,程野忍不住笑了。
夠意思啊。
老丁這嘴上不說,實則把特權給得明明白白。
雖然沒有直接給他安排一個特權,讓他和王康把大波鎮挑了。
但正是這樣,才更合程野的想法。
其他衛星城都在競爭,他要是搞特殊,兩個見習內定一個衛星城點位。
先不說其他檢查官有沒有意見,萬一出了什么意外,主動權就全沒了。
現在這樣最好,按規矩競爭,最后贏了名額,誰也說不出話。
至于帶著王康能不能贏?
程野輕輕搖了搖頭,連丁以山都對他有信心,他自己又怎會沒把握?
只要考核不是側重檢查官單人能力,協同項目帶上王康完全沒問題。
另外,如果22分組,似大波鎮這樣的5人該怎么競爭?
程野繼續往下看,很快明白了第二批的規則。
不再像第一批那樣抽簽分組兩兩對抗,而是名單上的每個人都有一票,可挑選搭檔。
人選不僅限于組內,也能選第一輪落選的檢查官,比如被李馬太和宋海淘汰的顧心經、加西亞等人都在備選名單里。
但規則有個限制,若不選組內成員,轉而挑選淘汰者,考核對抗時就只能隨機抽題,無法自主選題。
這既是彌補組內成員的劣勢,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強強聯手”的優勢。
“不錯。”程野松了口氣,“有票選搭檔,就不用擔心抽不到王康了。”
不過能看得出來,這規則并不是丁以山特意為他開的綠燈,更可能是第二批包干的既定方案。
一來,第一批已敲定重要點位,權力制衡的大框架基本成型,有了這套框架,下面的衛星城自動就會形成站位。
比如被林豹三人承包的問路縣,大波鎮要是想要尋求支援,他自然會去找林豹求援,而不是去找周長海和伊文·戴維森。
二來,第二批點位不再是區位優勢,更側重于地方特點,讓熟人搭檔能提升配合默契,能更快的開發這些特點,加快建設速度。
更重要的是,給第一輪落選者一個機會。
這些人未必能力不足,或許只是和顧心經一樣運氣欠佳,抽到了不對頭的西人檢查官。
如此能夠票選搭配后,這才算是發揮了落選者的全部能力,算的上公平。
“這些復雜的彎彎繞繞,以及針對每個人的布置,還是讓上面去琢磨吧。”
程野不再多想,退出第二條信息,點開第三、第四條。